當《北京法源寺》遇上台北孫中山紀念館

2017-11-10

【新華社台北11月9日電】(記者張鐘凱 劉剛)8日晚上,台北孫中山紀念館外面細雨綿綿。當燈光漸熄,幕布落下,熱烈的掌聲在裏面的大會堂響起,在演員陸續謝幕後仍然經久不息。

“好看,真的好看!兩個多小時都沒走過神兒。”60歲的觀眾竺麗貞說,“這段歷史我們都很熟悉,他們演得很棒,很真實,讓人感覺很親切也很感動”。這是話劇《北京法源寺》在台北的首場演出。這一台灣作家李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在大陸編劇兼導演田沁鑫的精心編排下,實現了小說的“文化格局”和戲劇的“禪意表達”的結合。

全劇截取了“戊戌變法”最為激蕩的10天,將梁啟超、康有為、譚嗣同等知識分子的愛國情懷、俠義精神以及富國強民的理想信念復活於舞臺之上。舞臺設計則以北京法源寺為主要概念,透過影像變化,切換為朝廷、民間和法源寺三重空間,表現百日維新里忠臣、奸臣、革新人士、守舊派等人物的內心轉折與情緒變化。

話劇《北京法源寺》緣起於2012年田沁鑫到訪李敖書齋的一次秉茶傾談。李敖問她哪部小說可以改成戲,田沁鑫則脫口而出:《北京法源寺》。“重溫歷史可以惠及當下,其中教化何等的忠孝,探討怎樣的義膽等,使得《北京法源寺》成為不得不排的戲。”田沁鑫說。

田沁鑫隨後多次往返台北與李敖溝通,幾易其稿。2015年12月話劇《北京法源寺》在北京首演,迄今已在北京、上海、寧波、香港等地演出48場,時隔兩年終於來到小說原創地進行演出,於11月8日至9日在台北孫中山紀念館連演三場。

兩岸話劇交流已經有二十餘年的歷史。據中國國家話劇院副院長羅大軍介紹,作為大陸改革開放後赴台灣演出的第一個專業劇院,自從1993年開始,他們就率團來台灣演出,如今已經上演了十餘個大小劇目,即使是在兩岸關係很緊張的時候,戲劇交流也沒有中斷過,就在11月中下旬,他們將再次來臺表演由《聊齋》改編的話劇《羅剎國》。

“話劇《北京法源寺》不僅可以讓觀眾欣賞到演員的精湛演技,也會啟發對文化、對歷史、對中華民族更多的思考,對兩岸同樣的文化脈絡有更好的認識。”羅大軍說。

在劇中扮演慈禧的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張岩已是第三次來台灣演出。早在1993年,她就跟團來臺表演話劇《關漢卿》,當時在台灣來回展演了21天,在台北、台中、台南和高雄共演了十一場。

“台灣民眾太熱情了,當時每天我們的演出都在掌聲和鮮花中落幕,回到房間裏也都是鮮花,甚至有高中生一路全程跟隨,看了好幾遍。尤其是最後一場在台北孫中山紀念館的時候,結束後在場觀眾跟我們喊‘再來呀,再來呀!’特別令人感動。”張岩說。

台灣旺旺中時集團時藝多媒體傳播股份有限公司是話劇《北京法源寺》的引進方,據該公司總監王華瑋介紹,這是其第四次引進中國國家話劇院的劇目,因為原著在台灣,創作在北京,此次展演更能凸顯兩岸文化交流的意義。

“據說一場話劇能演到50場是個很重要的里程碑,很高興台北見證了《北京法源寺》的第50場演出。”王華瑋說。

田沁鑫和李敖因為身體原因未能在演出現場再次相聚,但當晚李敖的兒子李戡則坐在觀眾席第一排的中央,當演員出來謝幕時,他站了起來,深沉有力地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