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71201號
2017年12月01日
星期五
艾滋權促會成立20年 台灣社會恐懼心態仍待改變
2017-12-01
【中新社台北11月30日電】(記者 楊程晨 劉舒淩)為迎接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的到來,台灣艾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簡稱權促會)11月30日起在台北舉辦該團體成立20周年故事展。
作為民間組織,權促會自1997年成立以來累計提供逾3萬人次咨詢服務、處理超過3000件受歧視與不公對待的案件。工作人員介紹,希望民眾透過一個個故事,建立正確認識,打破因無知帶來的恐懼、歧視與隔離。
從事相關工作達20年的權促會秘書長林宜慧說,經過這些年教育普及,台灣社會對艾滋病的恐懼心態仍然存在。中學課本已正式納入艾滋病知識,年輕世代有較為正確的認識;不過,社會的中堅分子、掌握話語權的長輩,因未接受相關教育,對艾滋病的認知與20年前沒有太大差別。
林宜慧對中新社記者表示,如今台灣一些單位、社會組織還會聽“艾滋”二字色變,提供的幫助較為有限。隨著年輕世代成長,社會對艾滋病認知的轉向可以預期,“但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祗能慢慢改變”。
台灣艾滋病學會副秘書長顧文瑋指出,祗要早期治療、規律投藥,艾滋疾病已可有效控製成為慢性病,感染者平均壽命非常接近一般人;此外,祗要感染者體內的艾滋病毒被壓抑到儀器測不到的程度,就不會通過性行為感染伴侶。儘管如此,台灣社會仍存在“假友善、真歧視”的氛圍,感染者會被污名化,甚至各項權益遭受打擊。
經多方宣導、推動,2015年1月,台當局立法機構通過“艾滋條例”修法,即取消外籍感染者出入境台灣的限制。這一改變,被權促會視為20年來台灣社會在艾滋病權益促進領域的一大成就。但醫藥價格、健保門檻等依然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仍需權促會等團體協助。
台灣艾滋病學會30日公佈的2017年度“性觀念與行為之矛盾大調查”發現,近八成民眾從未接受艾滋病篩檢。該學會秘書長楊家瑞表示,近年來,艾滋病有年輕化走向。越年輕的族群內,新增人數越多;不少青年的性行為未採取安全措施,判斷對方是否感染艾滋病都僅靠“直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