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向勞工局反映建造業工人失業狀況

2018-03-15

【本報訊】工聯及建造業總工會昨午約見勞工事務局,反映建造業失業狀況。工聯副理事長、議員李靜儀表示,目前累計有一百六十多名建造業工友在工會登記,希望政府盡快協助就業。但勞工事務局提供的就業配對中,部份僱主提供的薪金比行價低,有壓低工資情況。工聯促請局方,在就業配對時跟進僱主有否故意壓低工資。又希望,在公共工程中要求優先聘用本地工人、政府亦有必要分析行業職位供求,明確建築業內的不同工種,職位的本地人就業情況,職位數量和外僱比例。

工聯所屬的議員辦事處及建造業總工會接獲一批建築業僱員反映,隨著多個大型建築項目落成,不少本地人在被解僱後面臨再就業困難,有本地工人進行就業登記且等待多時仍未獲安排見工,甚至是農曆新年至今仍未開工;目前累計有一百六十多人在工會登記,希望政府盡快協助就業。部份工友在勞工事務局提供的就業配對中,部份僱主提供的薪金比行價低,有壓低工資情況。

李靜儀指,近一年來,多個大型博企地盤相繼完工,建築業職位確實較年前有所下降,目前仍有多個私人建築項目在進行中,亦有十多個公共工程項目已經展開或即將動工,可見建築行業仍有不少職位。她續指,至今年一月,有近一萬三千名建築外僱在澳工作,且多家有參與承投政府工程的建築公司獲批了大量外地僱員名額,卻有本地人等待多時仍未獲安排見工及上班,顯見外僱調控措施或限時退場機制並未得到有效落實。

為保障本地工人就業,工會促請政府,盡快針對個案做好配對安排,派員跟進面試及續後聘用情況,加強監察以防有僱主刻意壓低工資或假招聘。要求獲批大量外僱額的建築公司或承投了政府工程的建築公司聘用更多本地人,以公共工程帶頭推動本地人就業,以及因應行業變化積極削減外僱額,確保本地人優先就業和穩定就業。與此同時,分析行業職位供求,明確建築業內的不同工種,職位的本地人就業情況,職位數量和外僱比例,及早訂立外僱退場安排,以及開展類似設施維護培訓計劃的帶薪培訓計劃,鼓勵本地僱員掌握技能和有更多就業選擇和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