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80410號
2018年04月10日
星期二
呻一百部無法盈利電的公司冀獲政府加多一百部特的
2018-04-10
【本報訊】政府今年施政報告提出開投一百部特別的士牌照。成立滿周年的澳門電召的士公司執行董事張志民直言有意爭取,指公司處於虧蝕狀態,希望能再獲發多一百部電的牌以更好經營,「一百部車冇可能賺錢」。
澳門電召公司昨假金龍酒店舉行成立一周年晚宴,與股東、合作伙伴、員工和友好團體等聯歡慶祝,並加許傑出員工。交通事務局交通管理廳廳長羅誠智、行政會成員兼金龍集團主席陳明金等出席。
張志民表示,除早前天鴿風災浸毀九部車外,公司全數一百部的士已投入服務,然而受限於車輛數目,電召成功率只有三成多,即約三人電召或網約才服務到一人,根本無法滿足整個市場的需求。
估要五百部特的才可滿足市場
對於市民反映預約難,張志民坦言,責任不能全怪在他們身上,「我哋想做但做唔到」、「冇車我都冇辦法」,希望政府能多了解民眾所需,加快批給他們增加的士數量。他估計若要滿足目前整個市場需要,包括本地居民和外地遊客,特別的士應要有五百部才行。
張志民稱,他們已向相關部門反映這方面意願,也有意爭取政府計劃年內開投的新一百部特別的士牌照,不過現階段未清楚當局取態,他們公司是否可入標,還是要新的經營者。
虧損中要再集資投入
張志民又透露,由於車輛投入、後勤開支等成本巨大,加上失約(如交通擠塞乘客等不到電的前來改搭黑的、的士依約到達但未見預約人)每月損失約十萬元,公司仍在虧蝕中、「蝕好大」,故已按合約要求再集資投入約五百萬元。
張志民說,後勤開支是基本固定的配置,增加一定的的士數並不會加大這方面開支,故他們希望能加至二百部的士,這樣相信不但可收支平衡,還能盈利追回虧損,「若永遠一百部車就唔使賺錢!一百部車就冇可能賺錢啦,你咁大成本開支」。
月均載客增至十五萬人次
據介紹,電召的士自去年第二季正式營運以來,每月的平均接載已上升至十五萬人次,電召成功率由平均的兩成八增至三成半,而失約率佔總接單量的百分之六至十。
張又謂,他們的士服務獲大部份乘客認同,已逐步得到市民支持和愛戴,改善行業形象。他重申,他們會繼續努力,提供安全、優質、更好的服務予全澳市民和遊客,貫徹「用心為民,認真經營」的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