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業訴苦維權

2018-04-10

【本報訊】交通運輸業界多個團體昨日舉行座談會,表達對交通事務局及交通政策的不滿。交通運輸業總商會副理事長凌世威表示,交局在修法及政策推行前沒有諮詢業界,令政策及法律不貼地,由局外人管局內人,例如電動的士,招標前並沒有諮詢業界及社會,希望交局能與業界舉行定期座談會,收集業界意見。

摩托車、汽車及摩托車維修業、旅遊車、的士業界等多個交通運輸業界,昨舉行座談會,反映對近期交通政策的不滿。凌世威批評,自現任交局局長上任後,與業界的互動、溝通有所減少,在修法及政策推行前,沒有諮詢業界,例如近期的士招標改用純電動車,的士業界及交諮委都不知情。他批評,政策沒有吸納業意見令政策及法律不貼地,希望交局能與業界舉行定期座談會,收集業界意見。另對於電動的士招標,他指,只有二十多個快速充電站,難以滿足一百部電動的士,質疑為何今次電動的士為何能投得如此高價。

交通業界李仲森亦批評交局,對於業界採取「見唔到、聽唔到、搵唔到」的態度,去信約見不被接見,去信查詢都沒有回函。當局也未有著力改善本澳的交通問題,但不斷抄牌、加大用車成本和違規罰則,只求政績,不顧民意。他也希望,交局能與業界舉行定期座談會。

另有汽車維修業界於座談會上反映,政府收緊驗車標準後,被抽中要檢驗的柴油車要上「跑步機」,但合格率偏低,即使車齡一年多的車都不能通過檢驗,促請政府推行淘汰高污染柴油車輛的資助,讓有意的車主淘汰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