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規劃條圖草案公示收意見

2018-04-23

【本報訊】工務局上週公示十三份規劃條件圖草案(https://urbanplanning.dssopt.gov.mo/cn/flow1.php),收集公眾意見至五月二日,包括計劃重建的海傍區衛生中心、有百年歷史的東望洋街一號,以及本澳二十世紀中期現代建築代表之一的關前正街六十六號。

海傍衛生中心將重建

服務一直受空間狹小所限的海傍衛生中心,草案建議對土地稍為調整,合併現已垂直佔用的八點八平方米土地,令總面積變為二百四十五平方米,而樓宇最大許可高度為二十點五米,與現時基本沒改變,料總樓面面積不會有大增加。

據澳門電台早前報導,衛生局指該衛生中心已用逾廿年,各項醫療設施折舊嚴重,加上天鴿風災加速樓宇折舊,且當局預計中心現有醫療設施及面積將無法滿足區內持續增加的醫療服務需求,故著手規劃重建。

衛生局指,為免對服務大影響,重建會待下環綜合服務大樓內的衛生中心落成啟用後才啟動。後者建築工程預計明年完工。

東望洋一號刪發展要聽文化局意見

有過百年歷史、澳葡時代曾列為文物後被剔除的東望洋街一號,繼一四年今再申規劃條件圖。工務局建議基本維持上次的規劃內容,該幅一百四十四平方米長期批租地之用途為非工業,可建樓宇最高為二十點五米,沒施加特別的保育限制。

不過,工務局有一處放寬建議,就是刪除原有的「建築計劃須聽取文化局的意見」。有關條文是一四年城規會討論時,委員提出原樣重建、保留現存立面等意見後增訂,不知何故工務局今回又推翻。

當年委員們很關注東望洋一號曾列入文物保護清單後又被剔除。時任文化局局長吳衛鳴稱,箇中原因無從稽考,而該建築一九○五年前已在,屬「地標性建築」,但隨著發展情況已改變,文化局不建議保留。吳補充,若非文物而導致權利受損,政府要賠償、社會有代價,「唔係保得就保,因為保咗之後呢,社會要付出一定代價的」。

關前正街六十六號要限高保留立面

另一值得關注的是關前正街六十四至六十八號及草堆街八十九至八十九B號。我城社區規劃合作社幾年前發表的《摩登的線條──澳門現代建築文化地圖》,當中的六十六號就榜上有名。

據其介紹:該建築落成於一九五二年,處三街交匯處,沿著建築師設計的弧線拾級而上,內籠是木製的樓梯。又形容設計師完美地將包豪斯工業美學的反樑現澆鋼筋混凝土的帶狀橫向語匯、裝飾藝術風格的線性向上及屋頂退縮等重要設計元素糅合,劃時代的體態在拐彎抹角的古老街區中形成有趣的對比,是回望澳門現代建築發展的重要見證。

草案主要根據文化局約束性意見去訂定,要求建築物須保留關前正街及草堆街建築臨街立面,包括走馬騎樓,又不得增加高度。不過相對○八年的街線圖,則沒有了維持現有體量、不可更改外牆物料、必須保留現有洗水石米飾面的條件。

銀業大廈要重建?

此外,還有十月初五日街一百九十七至一百九十九號的銀業大廈,該五層高舊式騎樓建築除地鋪外,上層都為澳門銀業公會所用。有居民認為該建築很靚、很有特色,希望有所保育。

工務局建議,該長期批租地用途為非工業,樓宇最大許可高度為二十點五米,並參照文化局意見,要求未來新樓設計須與周邊整體環境協調,且在工程計劃草案階段須聽取文化局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