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園:階段式閱讀教學,加強本澳學生閱讀能力

2018-04-23

【特訊】4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閱讀日」,閱讀的好處不單對個人發展和成長都有重要和正面作用,因此培養兒童青少年有高層次的閱讀素養,更對一個城市的軟實力文明發展有深遠影響。共建好家園協會理事羅萍認為,兒童青少年是社會的未來,提升閱讀層次一定要從基礎做起,學校和家長的角色至關重要,建議家長多與子女進行親子共讀,同時學校在教育模式上應按階段式教授學生閱讀技巧,雙管齊下加強本澳學生閱讀能力。

羅萍表示,有關本澳學生閱讀素養方面的評估,教青局除參加每三年一次的PISA測試外,2016年本澳首次參與每五年進行一次、評估世界各國及地區小學四年級學生閱讀能力和水平的「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簡稱「PIRLS」,從不同測試以了解本澳的閱讀教育方針以及學生閱讀能力,PIRLS2016測試中,本澳四年級學生閱讀能力在五十個國家或地區中排名十九,排名第一是俄羅斯,第二是新加坡,香港排名第三,本澳成績算中等,顯示澳門在提高學生閱讀素養方面仍有進步空間。

閱讀有助理解文本和生活之間連繫

羅萍提到,從PIRLS2016測試結果顯示,澳門學生在「資訊類閱讀」的分數比「文藝類閱讀」高出二十分,反映本澳在文學類方面的閱讀要加強以縮窄差距。同時,更值得注意的是,本澳四年級學生在低層次閱讀分數比高層次閱讀的分數高,低層次閱讀即是尋找資料與簡單推論能力,高層次閱讀是指評價與綜合能力,表示澳門閱讀教育政策方面要更重點提升學生的閱讀層次。她表示,現時本澳的閱讀教育大多集中在低層次閱讀方面,如語文知識等,較少教授高層次閱讀技巧。對此,她建議一方面教師可針對不同年級學生進行階段式閱讀訓練,低年級學生做好低層次閱讀訓練,再隨著年級上升滲入高層次閱讀訓練技巧,讓學生從小培養擁有高閱讀素養。另一方面,她建議學校可適量增加閱讀推廣員和增加購買不同種類書籍,同時在課程設置和整合時,讓教師有更多時間指導學生閱讀技巧,幫助學生將書中的知識與生活經驗結合,以助學生更好理解文本和生活之間的連繫,而不單只是閱讀圖書而已。

親子共讀空間不足冀改善閱讀環境

另一方面,香港大學研究顯示,超過90%澳門家長表示有閱讀的習慣,然而,家長每周閱讀的時間較少,學生閱讀興趣並不濃厚,也顯示出本澳家長親子共讀時間不足,本澳家長關注陪伴親子閱讀時間及關心度有待提高。研究結果亦提出,家長在子女入讀小學前,常跟子女進行家庭語文活動,例如看書、說故事等,對子女將來的閱讀能力有正面影響。羅萍認為,現時本澳大部分圖書館的親子共讀空間仍然不足,以及圖書種類更新較慢,建議改善圖書館閱讀環境,吸引家長與子女前往。另外,家長應以身作則為子女樹立閱讀的好榜樣,建議家長在安排子女課後活動方面,應考慮騰出部分時間讓他們自己選擇喜愛的圖書進行閱讀,培養興趣;另一方面,家長要與子女訂立閱讀時段,定下每天或隔天的閱讀時間,能增進親子關係之外更能有效提升子女的閱讀素養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