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80721號
2018年07月21日
星期六
議員批現有問責制下好難叫官員講聲對唔住
2018-07-21
【本報訊】做錯事道歉是應該和負責任的態度,多名議員批評,現有官員問責制度下,好難撬開官員把口講聲「對唔住、唔好意思。」亦由於現行問責制度的不足,上級無需為下級「孭飛」,難以追究離任官員的違規違法行為,例如文化局違法招聘、輕軌嚴重爛尾、超支等,都由於時任官員已離任而無法對其問責。促請未來能完善問責制,包括提出將問責上延至行政長官,追究離任官員等,令問責制有實則存在價值。
立法會昨日進行第二日口頭質詢,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公職局局長高炳坤等,列席有關公務員招聘及官員問責制部份的口頭質詢。
高天賜提出,由於主要官員通則無罰則,上級官員又無需為下屬所造成的違法行為負責,做成不積極監督情況,甚至「洗手」(劃清界線,與其無關)。他認為,起碼講句﹕「對唔住、唔好意思啦!」更揶揄一句﹕「既然無用,不如取消主要官員通則。」希望未來能加強上級責任。
下屬幫上司食死貓‧上司拿下屬祭旗
蘇嘉豪反映,現行制度下,造成兩個壞風氣﹕一個是下屬幫上司食死貓,上司拿出下屬來「祭旗」、另一個是上級不幫下級監督,在違規個案中,「官員撬開個口講對唔住、唔好意思難過登天。」有個案中,違規時任官員已離職,以致無法追究,其上級也不需要為下屬做錯而負上責任。以天鴿事件中氣象局時任局長受調查為例,原來調查不包特首。他希望未來能明確問責高度,不單止局長,特首、司長都要問責。區錦新反映,由於制度上的不足,形成上級不用「孭飛」,認為要由根源上解決問題,建議下級違規違紀,上級同樣要負上由於監督不善而引起的責任。吳國昌也指出,「天鴿」事件時任氣象局局長烏龍退休、輕軌爛尾郤由於當時工務範疇官員先後離任,無官員需要問責,這情況下如何交代到政治問責?在任期間未即時處理舉報,官員離任無晒政治問責,由下一批官員接手尾的情況未來是否可處理?
陳海帆強調,政府對於違紀違規違法行為絕不姑息,會嚴肅處理。三萬四千名公務員,不可以避免有人鑽制度空子,做出違紀違法行為,對於這些行為,政府不姑息,以令後來者止步。她指,今年底會全完成紀律處罰、退休制度關係的檢討,作出制度上的完善、同時健全職效評估,由第三方向市民收集政府服務評估等,讓評核制度中有更客觀標準。
另外,議員梁孫旭反映,現行公職招聘制度缺科學性和未能回應用人需要。林玉鳯建議,每年於固定時間進行綜合能力評估試,減低社會成本。吳國昌建議,每年各部門向司長提交今年所需人才,做好統籌開考角色。另有議員建議,提高入職門檻,更好吸納人才。
蘇嘉豪反映,有中葡翻譯學生反映,中葡翻譯一直未開考,但法院郤有少部份聘用內地人員任翻譯,希望公職局能每年公布入職人員名單、職位短缺情況等,以便公眾監督公職聘用情況。
陳海帆認同,提高入職考試門檻。由於開考、招聘中,存在不少上訴環節,局方正檢討有關環節,希望可以合併部份上訴環節,又會在保障投考人權利不受損情況下,完善開考流程,例如完善資訊系統,方便各部門審查文件、編制報考人名單等,縮短開考時間。另高炳坤指,將會針對不同學歷投考人舉行定期綜合能力試,預計首先會針對應屆大學畢業生在八月底開考綜合能力試,未來再開展中學或其他範疇需求的定期綜合能力試,以便更能滿足部門的用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