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市民共商非高等教育發展方向

2018-07-30

【特訊】新一期的家倫茶聚於7月28日下午如期舉行 立法會議員施家倫、北區社諮委鐘建新、蔡思偉以及其他與會者圍繞著澳門非高等教育的理念、教師資源的緊缺、課堂的時間設置以及品德教育的現況等話題進行了充分交流 現場氣氛融洽 交流火花四溢。

在茶聚會上 施家倫議員首先向大家簡單介紹了澳門特區《非高等教育發展十年規劃(2011-2020)》中期評估報告的內容。他指出,近年特區政府重視發展非高等教育,在這方面的財政投入不斷增加,學校的設施得到了明顯改善,教師隊伍不斷壯大提升,學生的升學率也穩步上升,這些方面都值得肯定,但是也存在一些有待改善的地方,包括教育資源分配失衡,出現家長們為幼稚園學額“爭崩頭”、很多校園沒有足夠活動場地的情況;部分學校受到《私框》限制,遭遇“發展難”與“請人難”的困境等等,他表示未來會繼續推動政府在相關方面作出改善。

對此 北區社諮委鐘建新指出,目前澳門中小學的課堂時間設置存在問題,上午通常要上五堂課,下午則只有兩堂課,早晨為了上學,學生通常7點就要在家吃飯,而上完五堂課後,基本上要到中午1點才能回家吃上飯,中間間隔6個小時,對孩子的生長發育十分不利,為此他建議學校未來能夠適當調整上下午課堂數的分佈安排,以令到學生中午可以早一些下學吃午飯。

另一位社諮委蔡思偉則指出,其實在非高等教育階段,尤其是小學階段,分數成績教育並不是最重要的東西,這個階段是一個人品德形成的黃金時期,因此他認為,小學教育的重心應當要放在品德教育方面,教會小朋友如何做人,比任何東西都要重要。

此外,其他多位與會者也進行了發言 有與會者認為特區政府在非高等教育方面很多的投入,推出的很多政策,家長們其實並不知曉,希望政府未來能夠改進資訊發佈的方式,讓家長們知曉最新的教育資訊;也有與會者反映,目前部分小學教學理念存在問題,給學生的壓力過大,導致許多小朋友對學習失去了興趣;還有與會者表示,目前澳門沒有劃片區就近上學的制度,很有問題,部分家長每天跨區接送孩子,十分辛苦。

就與會者提出的意見 施家倫認同品德教育的重要性,表示自己一直在致力於推動歷史教育、經典教育、孝悌教育進入中小學課堂;也都十分認同政府有必要進一步改善資訊發佈的方式。最後,他表示會認真整理大家提出的寶貴意見,並向政府部門反映。

整個茶聚在輕鬆和諧的氣氛當中持續一個半鐘 並最終完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