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案正等法務部門意見 譚偉文稱膠袋徵費立法不會走數

2018-09-08

【本報訊】環境保護局一六年提出膠袋徵費制度諮詢後至今仍未落實,局長譚偉文昨回應稱,當局不會「走塑」變「走數」,制度將改以法律形式實施,有關法案已交法務部門做最後分析完善,後續會加快立法步伐。

譚偉文出席活動時回應能否兌現今年內就膠袋徵費立法的問題。他笑言,「依家大家興講『走塑』,我哋冇走數!」強調膠袋徵費制度已在去年下半年正式進入政府的立法程序。

改以法律形式制定

譚偉文指,膠袋徵費牽涉全澳市民,環保局與法務部門都很謹慎對待,雙方充分交流溝通,已有數次意見往返。現時局方已把法案最後一個版本交對方分析,待其給意見再行修正,「之後就可以再行快一啲」。

至於是否內容有調整導致上述情況,譚偉文解釋,這主要是立法技術方面的調整,包括當初他們傾向以行政法規去制訂,及後考慮到膠袋徵費的普遍性等,兩部門磋商後決定以法律形式去做。

徵費金額料五毫或一元

不過,譚偉文未有正面回應法案能否今年內交到立法會,只重申已進入立法程序,而該局要尊重法務部門反饋的意見並做調整。就具體徵費金額,未有明言的他強調這最終要有社會認受性,「我諗都係五毫或一蚊個類」。當年諮詢方案是提出不少於一元。

回應民間減塑聯署:多人關注好

民間早前發起聯署要求政府出手減塑。受訪期間譚偉文亦主動提到,留意到社會很關注立法限塑尤膠袋徵費,早前也出現一些相關行動,而政府與民間的目標是一致的,相信越多人關注,對推動限塑、凝聚社會這方面共識一定有正面幫助。

對於早前環境報告披露本澳去年人均固體廢物棄置量不減反增,譚偉文重申,當局仍有信心達到二○二六年人均固體廢物量減三成的目標,相信待三、四年中央廚餘處理設施建成啟用後,減廢會跨出一大步,籲外界勿以一年的發展就斷定以後的情況。

建築廢料管理制度信年內進立法程序

環保局另一項的建築廢料管理制度也曾提出去年實施、今年進入立法程序等不同時間表,譚指,由於制度引入電子收費手段,早前再行諮詢業界,結果反應正面,而相關行政法規條文亦「七七八八」,有信今年內定進入立法程序。

此外,環保局昨舉行「2018綠色學校嘉許禮暨『減塑有著數』總結會」,表揚參與學校、教職員工及學生對環境教育之貢獻,並舉行「減塑有著數」活動總結會和抽獎儀式。後者今年有逾三百商店參與。活動六年累計逾廿六萬人次參與,即至少減用廿六萬個塑膠購物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