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 委員發言破解經濟難題

2010-03-08

【中新社北京三月七日電】(記者 邢利宇)從源頭抑制權錢交易帶來的非法收入、發達地區向產糧大縣購買碳排量指標……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七日下午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賈康等十六位委員作了大會發言,從調整收入分配結構、激活民間投資等多方面,為「破解」制約經濟發展「難題」出謀劃策。 一九九六年,中國勞動報酬佔GDP53.4%,二OO七年為39.7%,十年累計下降13.7%。資本收益和勞動報酬比例失衡,是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根源之一,也是制約居民消費需求增長的重要原因。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振興東北辦原副主任宋曉梧建議,國民收入初次分配逐步向勞動者傾斜,完善勞動者獲得合法收入的法律保障,並「建立和完善規範收入申報、財產登記、儲蓄實名制度,強化對掌握資源配置權力的政府部門的制度性約束和監督。」 目前,中國科技成果轉化率約25%左右,實現產業化不足5%,與發達國家80%轉化率差距甚大。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志珍提出,儘快制定國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對科技成果轉化的風險分擔、收益分配和資金扶持等事項,做出明確規定。 在題為「擴內需必須穩外需」的發言中,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張志剛指出,服務外包是解決大學生就業的重要平臺,是「不出國門的高級勞務輸出」。二OO九年服務外包解決七十一點一萬人的就業,其中大學畢業生四十九萬人。「大力支援服務外包產業,勢在必行,潛力很大。」 中國實有企業中,70%以上為民營企業。民營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動力、活力的激發,對於整個國家經濟「調結構、轉方式」 意義重大。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孫曉華建議,「更注重政策的靈活性和針對性,完善促進各類小企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全面激發其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