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新認識足球

2010-06-16

中國足球 的失敗是根 本觀念的 失敗。 這是不 久前 在杭州舉行的校園足球論壇得出的結論。 論壇結束時,「中國足球教父」年維泗不禁唏噓感慨。這位白髮蒼蒼的前中國足協主席突然發現自己在這次足球大討論中「受到了教育」,突然發現自己代表的一些傳統觀念被顛覆了。 組織者最後請年維泗用一句話總結他的感受。他說:「我感受很多,一句話可不夠。如果早知道教育對足球如此重要,我帶國家隊時就要求球員學習了。」 「現在我後悔讓小兒子去讀書了,」他接著說,「當時他問是要讀書還是要踢球,我說:‘讀書吧。’他書讀得真不錯,高考成績崇文區第一,北京市第七。可惜他讀成了書獃子,不善於和別人溝通,現在也就能自食其力吧,不算有出息。我的抉擇錯誤啊,當時應該讓他既讀書又踢球。」 年維泗之所以發出這番感慨,是因為他通過這次論壇看到了足球更廣泛的內涵。這位七十八歲的中國足球前輩表示鼎力支持足球進入校園。 當中國校園足球工程開始之後,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評價說:「你們啟動這個計劃,當然會誕生一小部分優秀球員,而更重要的是,會有更多的踢球的孩子將成為更為優秀的中國公民。」 日本球員具教育質素 布拉特所說的,正是我們中國足球過去所忽略的:足球的教育功能。 對此,成都足協主席辜建明也有自己的理解。他說,自己踢了八年專業足球,當了九年教練,又在足球管理崗位上幹了十八年,至今終於弄明白了一個道理:足球是個強大的教育工具。 他說:「日本的校園足球是舉國體制,但人家把足球研究透了,是把足球當成一種德育工具推進校園的。踢球是個培育人、教育人的過程,我們必須要認識到足球所承載的強大的社會功能。」 對於中日球員素質的差距,前陜西?灞隊主教練成耀東深有感觸。他說:「有一次我帶領一支少年隊與日本隊比賽。日本孩子會把自己半場以及替補席附近的垃圾收拾得乾乾淨淨,而中國孩子對此卻無動於衷。比賽結束後,日本孩子追著中國孩子握手,我們的球員卻顯得不知所措。」 中國足球在起跑線上就輸掉了。一些人主張發揮舉國體制的優勢來保證中國足球有所突破。這遭到了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 郝海東對此表示:「用舉國體制發展足球,關鍵是要看發展哪些方面。如果你用來修建球場,開展青少年足球運動,進行系統科學管理。誰又會反對呢?」 他認為,「陽光體育」和「校園足球」這些基礎性的體育工程最需要舉國體制的扶持。而如果把大量資金花在國家隊那裏,無異還是在走「舍本逐末」的老路。   (新華社記者馬邦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