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貨幣匯率政策符合本澳經濟實況

2010-08-21

【本報訊】在制定和貫徹執行本澳貨幣匯率政策的過程中,特區政府需要確實保障市民大眾的長遠利益、維持金融體系的穩定,以及審慎衡量政策對本澳各經濟部門的利弊。根據現時本澳的經濟實況,特區政府認為沒有需要改變現時行之有效的匯率機制。 澳門金融管理局近日回覆區錦新立法議員就人民幣不斷升值、澳門物價上升而對澳門現行貨幣政策提出的書面質詢。 踏入2010年,本澳經濟復甦之際,特區政府已關注到伴隨著整體經濟加速增長所引發的通脹壓力,亦理解公眾對通脹上升的憂慮增加,及連帶引起對現行貨幣匯率制度的討論。 以本澳的經濟結構而論,形成通脹的成因較多,但可歸納為外部性因素及本地帶動因素。前者指由外地進口的貨品如食品及燃料價格攀升,其中包含本地貨幣兌進口地貨幣匯率變動的影響;而後者則是在缺乏剩餘生產資源下,經濟增長及總合需求强勁引起各類成本如租金及工資、服務收費上漲所致。若以量度通脹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分析,外部性因素帶動的通脹直接反映在指數內「貿易品」價格上,本地帶動因素則主要反映在指數內「非貿易品」價格上。事實在過去數年,「非貿易品」的價格上升已成為了本澳通脹的主要組成部份,以2007年及2008年本澳通脹率為5.6%及8.6%為例,分別只有約一個百分點及三個百分點為「貿易品」價格上升所致;而本澳通脹在2009年大幅回落至1.2%,則主要是各類「非貿易品」價格保持平穩所造成。 因此,澳門幣匯率的強弱與通脹的關係並不明顯;而用以量度澳門幣強弱程度的澳匯指數在年初至今仍保持平穩,兌人民幣的匯率亦只輕微下降了不足1.0%。此外,貨幣匯率的強弱對一個經濟體系構成多方面的影響,若外幣兌澳門幣升值,在某程度上有助提昇本澳服務出口的競爭能力。旅遊服務業為澳門的經濟支柱,並拉動其他本土產業的發展,直接關係廣大市民的生計。估計旅遊相關產業聘用超過一半的本地就業人口,每年為特區市民帶來超愈1400億澳門幣的服務出口收益。 再者,若澳門幣改為與人民幣掛鈎,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引發資產泡沫的可能性。正當國際投資者普遍預期人民幣兌外幣處於長期升軌時,假若澳門幣採用與人民幣幣值直接掛鈎的匯率機制,國際投資者定必視澳門幣為尚未可自由兌換的人民幣之「代理貨幣」(PROXY),大量資金可能因此而湧入澳門本地市場,利用澳門幣資產作其受惠人民幣升值前景的間接投資工具。考慮到澳門現階段仍欠缺有效的金融投資渠道,部份閒置的熱錢可能選擇乘勢進入本地樓市。就現時本地樓市規模而論,此等新增的外來資金,很可能會加速本地樓市過熱繼而產生資產泡沫。而高企的樓宇價格也將推升本地居民住房開支,租金水平被進一步拉高,反映在本地「非貿易品」類別的消費物價指標上,呈現新一輪的通脹壓力。 長期以來,澳門奉行自由貿易政策,澳門幣在沒有外匯管制下可自由兌換外幣。假如澳門幣與不能自由兌換的貨幣掛鈎,除澳門幣的自由兌換能力受到制約外,在外匯儲備的管理上更構成重大的技術困難。根據國際慣例,外匯儲備只可由自由兌換的外幣資產組成。同時,參考現時本澳居民的存款數據,其中港元存款佔居民總體存款份額高達55%,總值超過1100億澳門幣,而其他幣種的存款比例卻沒有明顯增加,反映本澳居民在可自由兌換任何外幣的情況下,對持有港元的長期偏好並沒有改變。加上在銀行貸款組合中,港元的份額超過六成,顯示現行匯率制度對維持本澳金融體系的穩定深具意義。 基於澳門的實際情況與客觀數據分析,特區政府並不認同改變現行澳門幣與港元掛鈎的政策是對抗通脹的必然措施,現行政策已有效保障公眾利益。 另一方面,特區政府正密切監察通脹的發展情況,並適時推出有助紓解市民生活壓力的措施,如社會工作局於本年七月推出「協助弱勢社群舒緩通脹壓力措施」,其中,針對五千多個定期經濟援助金的受益家團,除7月份的當月經援金額外,向受惠家團再一次性發放多兩個月的經濟援助金。其次,續於八月份向符合第二期「特別生活津貼發放計劃」的三類弱勢家庭受益家團共三千多戶一次性發放多一倍的特別津貼。另外,延長短期食物補助計劃,受惠人士包括未納入該局援助金網絡的低收入的個人或家庭,現處於失業的人士、新來澳人士(連續居住本澳未滿18個月)、露宿者、遭逢突變家庭、正輪候經濟援助人士,或遭逢突變的援助金受益人或家團,提供一次最長6周的短期食物補助服務,受助人在12個月內,最多獲發食物補助達1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