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魚翅折射人欲無窮
2011-02-07
澳門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鄭德華表示,魚翅一詞始見於明代的古籍,估計魚翅是從海上傳入中國的貢品,非常難得,只供少數人享用。鄭指出,貴族文化與平民文化是互動的,經過一段時間後出現貴族的東西平民化,平民的東西貴族化。 魚翅非常珍貴,卻原是沒有味道的,需要用高等方法來烹調,傳到民間後,成為富有人家享用的食品。由於近現代的革命和外方平等、自由精神的傳入,中國的平民化越來越快,加上經濟和技術的發展,提高平民的消費水平,享受更高貴的物質,導致越來越多人食用海翅,濫殺程度便不斷增大。 「從魚翅,我極度感覺到人類社會物質的需求是過度的,大大破壞平衡。」鄭德華稱:「人的慾望未有收歛,人的慾望是很彈性的,是無限的,物質是有限的,無限的東西對付有限的東西,你 (無限的慾望) 一定贏,一定是破壞它 (有限的物質)。」 鄭德華指出,在中國哲學中,若局限來看某些論說,是令人感到荒謬的,但是,若把它們放在具體的環境時,卻感到很合理。以往,有人反對宋代哲學家朱熹主張的「存天理,滅人欲」,但是,若將這句話放在現今的社會,用來抑止人類的無限貪慾,朱熹的主張卻是非常正確。「走到這時代,人類應該要節制自己,而不是無限擴充自己的慾望。」 無翅婚宴沒體面?「是否你要將婚宴的內涵做得更好?讓賓客覺得有意思,不用花太多錢,又有紀念性,大家都記得你的婚宴有意思,而不是記得食了魚翅那麼簡單。」鄭德華指出,有很多方法可讓賓客在喜慶中享受精神滿足,當然,超越奢華享餐的層次,令婚宴更有內涵是需要花更多心思的,難度更高。 不少人認為食用魚翅是富有的表現,品種越罕有越顯身份高等,鄭德華不認同這類思想。他認為,有很多形式表現富有,有人去燒銀紙,有人用魚翅漱口,不過,也有人捐出數百萬、一千萬的善款,「你都很有錢,你都捐得出,你很威風的,但是,你威風後還可造福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