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油畫黃變啡 因顏料化學反應

2011-02-22

梵高(Vincent van Gogh)《星夜》等十九世紀作品中耀目的澄黃離奇變啡,因由終被破解。由比利時、意大利、法國、荷蘭的化學家共同參與的研究發現,梵高名畫變色,繫於一種前所未知的顏料引起化學反應,而最佳保存方法,是避免油畫受到紫外線和陽光照射。專家稱今次發現不僅有助維護及復修古畫,很可能改寫藝術史。 研究員使用安特衛普皇家美術博物館收藏的三種十九世紀(跟梵高作品同期)製黃色顏料樣本,進行紫外線模擬衰退實驗。三周後,其一樣本由金黃色變成奶褐,那層褐色且約有一微米厚。化學家讓森斯說﹕「如此迅速和如此顯著,是令人吃驚的變化。」 化學家採用精密的X光儀分析,發現那顏料跟梵高的油畫,都使用了一種主要含「鉻酸鉛」(lead chromate)成分的顏料,即「鉻黃」(chrome yellow)。這種十九世紀初面世的顏料,可比當年既有的赭黃(yellow ocher)或雌黃(orpiment),呈現更鮮艷亮麗的黃色光澤,但卻會因受光而產生「氧化還原反應」,使「鉻」(chromium)消失而變褐、暗啞。 至於藝術界過去百思未解的難題﹕何故某些同期油畫的黃色並未變褐或沒那麼快變色?原因是梵高作畫有時會在鉻黃裡摻入鉛白(lead white)調淡黃色,而這種顏料所含的鋇(barium)和硫磺(sulpur),亦有類似變暗特點,故加速了變色。 參與研究的科泰(Marine Cotte)道﹕「我們的X射線比人類髮絲幼一百倍,它揭示了油畫細小部分的微細化學過程,這很可能為藝術史學家和保護文物人士,打開了全新探索世界的大門。」芝加哥藝術研究所的文化產科學家卡薩迪奧(Francesca Casadio)認為,這研究足以「改寫藝術史」,因為我們今天所見到古畫顏色,可能跟畫家原意有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