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地震引深思 代表建議完善應急保障體系

2011-03-14

【中新社北京三月十三日電】(記者郭金超)『要積極應對災害危機,還需完善應急保障體系。』全國人大代表常德傳在會議間隙談到近日發生在雲南盈江和日本近海的地震以及近幾年中國遭受的自然災害時說。 常德傳表示,日本9.0級特大地震造成的重大人員和財產損失再一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他說,近年來,全球極端惡劣天氣增多,自然災害頻發,給人類生活帶來極大威脅。特別是二零一零年,全球爆發的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至少奪去了二十五萬人的生命,這對各國的救援、救助體系帶來極大考驗。 據民政部統計顯示,二零一零年,中國各類自然災害共造成四點三億人次受災,因災死亡失蹤七千八百四十四人,緊急轉移安置1858.4萬人次,因災直接經濟損失5339.9億元人民幣。 常德傳表示,面對災害,中國在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應對突發事件、減少災害損失方面做了巨大努力,取得顯著成績。 但他同時指出,目前中國防災救災領域的從業人員分別屬於二十多個部門,由於應急體制條塊分割比較明顯,危機管理職能由不同的政府部門承擔,相互之間的整體聯動機制不夠健全。同時在管理模式上強調『應急』,應急管理工作主要集中于突發事件發生後的指揮救援、重建等方面,對災害風險的預防和預警還處於起步階段。 因此,他認為進一步完善突發災害應急機制,各地政府應當加快建立和完善突發災害應急機制,建立跨部門、跨地區、跨行業的應急物資保障綜合協調機制。 『此外,還要從被動抗災變成主動防災,將更多的力量轉移到防災減災工作中去。』常德傳說。 他認為,中國目前急需開展災害知識培訓和應急方案演練,大力提高公眾災害風險防範意識和避災自救技能。為此,他建議教育主管部門應將『災難逃生』列入學校的日常教育,並作為評價學校安全體系的重要依據。 『還要儘快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災害醫學教育體系。』常德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