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啟示錄 以民為主

2011-03-28

 前言 清明上河圖的的藝術精神在於並不歌頌帝王將相的豐功偉業,而是以社會中、低層民眾為主角,繪畫出一個生機勃勃、社會清明的現實生活世界。 汴京雖屬帝都,但畫裡並沒有帶給我們宋朝大國的聯想,所繪畫的盡是民間社會景況。 畫中人物既有紳商、官吏、僕役....也有販夫、走卒、轎夫、作坊工人、說書藝人、理髮匠、醫生、相士、、僧人、頑童,甚至還有乞丐。 他們身份不同,衣冠各異,同在街上,忙閑不一,活靈活現了汴京城的繁榮景象。 「每個人從『清明上河圖』得到的啟示是絕對不一樣的」。澳門大學中文系教授鄭德華從歷史、社會、經濟研究的角度指出,「清明上河圖」展示開放式城市在宋代定型,商業的衝擊力既改變了城市的模式,加上政治的包容亦讓市民大眾文化從中興起。 「中國城市以宋朝為分界線,宋朝以前一般被稱為封閉式城市,宋朝以後被稱為開放式城市。」鄭德華解釋,唐代或以前是嚴格地劃分和管理城區的,將民居和市集完全分開,只有二品以上的官宅大門才能開向大路(古稱「通衢」),平民則居住小巷內,晚上便把巷門關上,老百姓一般不能在入夜後外出活動,他笑言:「其實是日日宵禁」。 宋代:開放式城市定型 然而,城市的構造在隋唐五代逐步轉變,直至宋代,開放式城市已經定型,其最大特徵是民居與經營生意的區域沒有明顯的界限,不再用封閉方式來管理民居。「清明上河圖」正是細緻地展示開放式城市的風貌,畫中的東京便是一個「超級大城市」,在城市的歷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鄭德華指出,十三世紀前,中國的地位在世界排在前列,中國的大城市也可說是世界的「大都會」。 開放式城市的發展由商業衝擊而成,宋代的科技高度發展,必然引致農業的分化,手工業從農業分離出來。鄭德華指出,宋、元、明三代的商業是正常發展的,尤其是元代蒙古人重視交易,直至明朝後期的海禁才抑止商業發展,有學者認為中國的資本主義是在萌芽階段被扼殺,那階段正是宋、明時代。 長度達五百多厘米的「清明上河圖」,那些部份是最吸引鄭德華呢?「清明上河圖」的左面的郊區,越趨近城市,人流越多。水運在宋代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鄭德華特別注意河流,最精彩是虹橋一帶的描繪,船家要調節桅杆角度,才可穿過橋底,吸引很多人圍觀,部份更相當投入,出謀劃策等。過了虹橋後,在城市中有很多店舖:「翻查歷史,很多都是名牌店」。 另一特別要留意的是茶坊,那裡凝聚商業、娛樂、人流,在城市的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茶坊既可讓路人歇腳,又可聚集小販買賣,也有需要散工的勞工等候工作,那裡更是演戲的地方。 展示大眾文化 鄭德華表示,從「清明上河圖」也看到市民文學的興起,因為在農村可集合的觀眾不多,城市卻為演戲者提供人流眾多的表演場地,成為發展戲曲的土壤。他指出,宋代的商業在城市的比重逐漸增大,形成商人階層,這階層亦需要文化表現,如:話本等,事實上,中國文學史在宋代後出現很多非正統的文學──從現代的角度稱為「大眾文學」。 北宋的「清明上河圖」對今天的觀賞者有何啟發?鄭德華指出,市民階層的出現有其訴求,宋朝如何處理新生階層的模式,對現今有一定啟示。在宋代,大眾文化的早期表現是娛樂性的,官方沒有干預,包容基層文化的自然發展,後來,當大眾文化成熟而產生觀點、意志,形成衝擊力量後,開始與封建皇朝對抗,並受到一定程度的禁制。鄭稱:「只要採取包容的態度,社會便會繁榮。」 商業文化帶來衝擊 此外,商業文化有滲透力和衝擊力,可以深入社會各個領域,也可以使城市之由封閉變成開放。商業文化確是社會發展的力量,但這文化的侵蝕能力是很強的:「我們不能樣樣商品化,社會是多元的,不是一樣,不是只有商品,不是只有交換,社會還有很多東西,維持社會要人們的道德、人與自然的關係要平衡。」鄭德華提醒,商業是有破壞力的。 曠世傑作展民間生命力 鄭德華指出,「清明上河圖」在歷史上有特殊的價值:「作者的眼光集中在市區,集中在平民,集中在整個社會的大環境,而不是集中在社會的上層,這剛是中國文化裡最缺的部份,因為,在中國的記載裡,都是帝王將相的,他們的事情記載得很清楚,連皇帝的起居、飲食全都有記錄,而百姓的生活形態則表現得很少,剛好,由『清明上河圖』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