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費補貼增卅元‧提前發醫療券 抗通脹招數有還無

2011-04-02

【本報訊】政府公布多項原有或經調整的「關顧民生系列政策和舉措」,相信這連串措施已足夠幫助澳門市民對紓緩通貨膨脹衍生的生活壓力,更承諾若年通脹率逾百分之五才再出招,而今年再發放多一次現金分享的又落空。 政府發言人辦公室聯同多個部門於昨日四月一日愚人節舉行發佈會,介紹連串昨起實施或一直實施中的民生福利及扶助措施,當中新增的包括有:提升住宅電費補貼多三十元至每月一百八十元;提前兩個月至六月發新一期醫療券。教育方面,未來新學年差不多各項津貼和援助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調升。 又重申一系列面向弱勢社群的建議調整措施,如調升養老金、殘疾金、社會救濟金、最低維生指數、三類弱勢家庭特別生活津貼的入息上限和津貼金額、短期食物補助計劃的入息上限,以及工作收入補貼臨時措施補貼金額,再豁免社屋住戶多三個月租金等。 發言人譚俊榮表示,上述各項政策措施,許多增幅都達雙位數比例,「是一點也不少」,粗略估算涉及總金額在七十億元以上,主要是希望助市民減輕因為經濟或者通脹帶來的壓力,現是將其一次全部提出來。他不諱言:「政府認為,這些政策已經對目前的情況來說,已經係幫助了好多市民。」 這些措施政府早於數月前已開始研究,包括審視經濟能力能否負擔、長期承擔,經過詳細分析出來,其最終目標是要做到紓解民困,讓有困難的家庭、病患人士、傷殘人士,甚至長者獲一定經濟援助,減少通脹率對澳門市民生活的影響和壓力,  

否認為五一遊行降溫 至於是否考慮五一臨近,有關方面欲以相關舉措抑壓出現較激進的示威遊行?譚俊榮沒有正面回應:「現在是四月一日,到五月一日為止還有整個月時間,是不是?大家至少知道政府已經研究過並於現在推出這些計劃,而且政府最終是希望市民可以安居樂業而已。當然,有人希望去參與一些示威遊行,當然,根據基本法,他們絕對有權去做,無問題。」 破壟斷抑物價仍無法 糧油食品價格持續攀升,最影響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昨日仍未見有何新招。譚俊榮稱,特首早前拜訪內地商務部和國家質檢總局,獲承諾協助確保內地輸澳糧食等充足,而澳政府部門也為業界介紹開闢新貨源以防供應商壟斷,這些「現在看到是有點成效」,將繼續下去,有需要或再與中央溝通。  

關顧民生小心謹慎用公帑 今回沒提及的派多一次現金分享是否留待行政長官到立法會時揭盅?譚俊榮沒有回答,只謂今次已兌現「通脹到三出手」的承諾,現再次承諾若未來通脹惡化,達百分之五以上,政府一定會出手,加快做好相關工作,推一連串措施,並保證政府是有財政資源的,但他們會「好小心、好謹慎運用我們的公帑」,呼籲民眾放心。 不管是現金分享還是消費券,譚指出,任何政策、措施,因涉長遠經濟負擔,他們必需要好謹慎分析。他又謂:「任何只要對我們市民幫助的,解決到其生活困難的(措施或政策),特區政府一定會做!」  

低收入補貼保部份人飯碗 為何不設最低工資取代工作收入補貼臨時措施,更好幫助低收入群體,出席的勞工局局長孫家雄回應,政府已付相當大的努力推動,重申全民最低工資制度牽涉較複雜問題,必須得到勞資雙方共識才能實行。他又解釋,臨時措施可保護一些能力較低的人,不會由於實行最低工資,從有工作變成失業,故補貼在現時政府能力所及的範圍裡是頗為適合的,估計未來會延續下去。 譚俊榮強調,政府對社會民生政策和事務是非常關注,各政策措施制定都是以民為本,全力為生活在澳門的市民做一個幸福、健康的生活環境。  

學者指紓困措施顯政府束手無策 △特區政府公布系列紓困措施,有弱勢人士感到失望,認為經濟援助金上調及增加電費補貼的幅度不足以應付生活所需。理工學院副教授蘇文欣批評政府只是在過往基礎上對弱勢群體增加金錢援助,面對通脹壓力束手無策。澳大商業經濟學副教授蕭志成亦認為措施不足,電費補貼增至每月一百八十元對紓緩通脹是名義多於實質。街總社會服務辦公室副總幹事劉詠詩則表示,政府仍沒有科學及系統性的扶助弱勢理念,包括沒有為低下階層脫貧推出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