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10407號
2011年04月07日
星期四
吳在權建議參與大亞灣核電事故演習
2011-04-07
【特訊】立法員議員吳在權書面質詢當局,本澳檢測、醫療設備及人員是否足夠應對有關影響;他並建議特區政府考慮參與大亞灣核電事故應變演習,加強與有關地區信息交流合作。 其書面質詢如下: 「三月十一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9級大地震並引起海嘯,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地震引起的福島核輻射擴散危機更是牽動著全球億萬人的心緒。事實上,日本福島核輻射危機已引起世界各國政府及人民對核安全的深刻關注。 在我國,國家領導人因應時間的影響而暫停核電項目的審批工作,並宣佈對運營中的核電站作全面的安全檢查。國家相關領帶人及核電專家均指出,鄰近澳門正運營的大亞灣核電站,採用比福島核電站先進近三十年的核電技術,且地處並非地震帶,無須過分擔憂安全與輻射影響。但居安思危,防範未然,針對核電站的安全放空,當局擬定了十年一次的常規演練。鑒於大眾對核電安全的高度關注,內地與香港當局擬提前於明年舉行大亞灣核電事故應變大演習,將邀請外國專家來港評估,演習將以日本福島核事故為藍本,制定演習大綱和各項事故細節,政府各相關部門都會參加,而市民則無須參與,以免影響日常生活。那麼,與香港隔江相望的澳門是否有參與演習的必要呢? 事實上,發展核電是人類發展進步的結果,其帶來的能源效益符合人類發展前景。當然,它也存在著弊端,比如核輻射隱患。以理性、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而言,沒有絕對安全的科技產品,相信隨著科技日益發展進步,核電安全性將不斷提高。我們需要正視這個基本前提,同時要充分認識到安全事件本身的影響有時並沒有其所引起的恐慌心態來得激烈。因此,行政當局須本著「居安思危,防患未燃」的危機意識,積極作出演習,藉此強化、健全各部門的應對機制與措施,加強資訊的推廣發佈,消除不必要的疑慮。如此經一事長一智,不致自亂陣腳,社會方能達致長治久安。 為此,本人向行政當局提出如下質詢: 1.因應日本核輻射危機仍不甚明朗的情況,如何拓闊日常用品的來源,及怎樣加強食物與飲水的安全監測,以保證供應的安全與穩定?本澳的檢測、醫療設備、藥物及人員是否足夠? 2.當局採取措施應對「搶鹽」事件有所進步,但存在改善空間,會怎樣總結相關經驗呢?在核輻射擴散仍不甚明朗的情況下,怎樣完善機制,確保資訊的公開、透明及其有效傳播,防範不必要的謠言再起,維護社會秩序? 3.為加強市民對核安全及對政府應對緊急事態的信心,是否應認真考慮參與大亞灣核電事故應變大演習?當下,有何具體機制加強與內地及鄰近地區的資訊交流等各方面的合作,確保社會穩定、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