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進入活躍期

2011-04-20

「近幾年,全球地震確實進入了比較活躍的時期,但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地區能夠實現提前預報,主要是因為人類對地震認知水準所限。」在南京大學舉辦的「第四屆構造地質與地球動力學研討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大學教授張國偉對記者說。 據日本氣象廳消息,日本東海岸發生九級地震以來,當地已發生四百O八次地震,是過去年平均的二‧六倍。而據中國地震臺網公佈,近一個月,台灣地區、黃海、爪哇以南、尼泊爾、斐濟、緬甸等東南亞、環太平洋地帶相繼發生了地震。 西北大學地質學系教授劉池揚表示,「地球地震進入活躍期,這種說法問題不是太大,但目前是不是最活躍的時期,現在還不知道。」 劉池揚認為,近幾年全球範圍內地震活動比較明顯,環太平洋地帶集中了全球六十%─七十%的地震,近期台灣發生的地震可能與日本強震有關係。 對於「日本強震後應力向西傳導」的疑問,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所長張培震認為,太平洋板塊向西、向下運動,歐亞板塊向東、向上運動,這個過程一直在持續,所以自有歷史記錄以來板塊交界地震就很多。 對於此前曾流傳「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曾預測的四個大地震發生了三個,還有一個未實現的將出現在郯廬地震帶」的說法,張培震表示:「郯廬地震帶長達上千公里,而且存在地震發生具備的地質構造,如果不談時間,未來是肯定會發生地震的。」劉池揚也認為,「郯廬地震帶很長,歷史上地震帶上營城、渤海等地都曾發生過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