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精神病

2011-04-25

電子媒體上的公益廣告無時無刻提醒市民均衡飲食,注重身體健康,我們注重身體健康的同時,又有沒有關注精神健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健康包括了身體機能上的健康,還包括了精神健康。面對工作、家庭和人際溝通上的壓力,不知不覺中,我們的精神健康可能受到威脅,抑鬱症、焦慮症這些情緒病,以至患上重性的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思覺失調等,會影響個人健康及家庭,應該及早正視你的精神健康。  

本澳精神健康問題比例高 歐美及發達國家中,每五人便有一人患有精神健康問題。仁伯爵醫院精神科求診數字,由二零零五年起一直呈現增長,二零零五年求診個案為一萬五千九百零四宗、零六年為一萬八千二百五十七宗、零七年為一萬九千二百一十宗、零八年為二萬一千五百八十五宗、零九年為二萬一千三百八十一宗。零九年求診個案中,初診人數達一千二百七十七宗。 全澳正接受仁伯爵醫院精神科服務人數約有七千多人,不包括未接受治療的隱性過案,精神健康問題,正隨著社會發展、生活壓力、工作壓力和社交壓力影響市民。  

認清成因及時治療 社會上對於精神健康問題的理解,仍存在著"黐線"精神失常上,精神科中指的健康問題,還包括﹕失眠、情緒失控、抑鬱、焦慮等輕度精神健康問題,沒有單一的病因,通常由生理、心理、環境、遺傳等多種因素影響。發達社會常出現的精神健康問題,包括了﹕強迫心理症、焦慮症、躁狂症、抑鬱症等情緒病,以至精神分裂症。與患者面對的壓力、家庭或生活環境出現突變等有直接原因,如工作和生活壓力大、喪偶或家庭成員離世、離婚、創傷等,也可能經濟狀況大跌,如失業、破產等外在因素有關。 醫學界對於重性精神病成因,研究後歸納出腦部細胞不正常、腦部功能及分泌失調等機能問題,病徵包括出現幻覺、幻聽、妄想及狂躁不安等,需要靠藥物控制病情,以及接受復康治療。一般人都會誤以為患者會有暴力行為,其實患者中只有很少數有暴力表現,相反他們大部份時間都是表現得羞怯和畏縮。 精神分裂是重性精神病,患者多是因未及時接受治療所致。思覺失調便是精神分裂的早前病徵,患者會出現多疑、集中力下降、焦慮、失眠等前期病症,部份患者會誤以為自己患上情緒病,以為過一段時間便可以自癒,結果錯過黃金治療期,因而要花更長時間接受藥物和復康治療。  

社會歧視與求診間的關係 據研究,輕度的精神病患病後零至一個月的是精神病患者的治療真空期,患病一至兩個月內加以藥物治療,兩至三個月可以進入治療的有效期,四至六個月症狀可減輕,至七至八個月可以減藥,減低對藥物依賴。越早介入治療,治療時間越短和成效越顯著。可惜是,佷多患者都不知如何求助,大多到患病較長時間才到仁伯爵綜合醫院精神科求診,也有由於患者傳統觀念,怕被人知道要到精神科求診後受到社會歧視,諱疾忌醫,拖延治療。由於輪候時間長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以致病情日趨嚴重,有機會由情緒病、嚴重精神病早前等較輕病情惡化為重性精神病。 受標籤效應影響,情緒病患者不願到精神科求診,怕被誤以為患上精神病而受到歧視。情緒病的患者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澳門利民會旭日中心副主任陳凱盈建議,將重性精神病和情緒病分開診治科目,可將情緒病的治療轉移到各區衛生中心,或容許坊間的精神科醫生可處方部份精神科藥物,讓患者放下怕被標籤、被歧視的焦慮,正視病情和勇於求診。並希望政府建立精神病資料庫,將患者年齡、病種分類,讓復康機構能針對性展開社區教育。 不少患者獲得家人支持,捱過了漫長的治療期,復康機構也努力開展各項社區教育工作,將課程服務對象由精神病患者和其家人,擴闊至一般市民,讓社會正確認識精神病、情緒病的成因,做好社區預防工作。利民會努力到本澳中、小學舉行精神健康的教育活動,讓年青一代正確認識精神病,由關注家人、朋友和鄰近開始,也舉辦了患者家屬分享課程,由患者家屬分享照顧患精神病家人生活、緊急情況處理、情緒處理等,讓患者獲更適當照顧。 有醫學研究指,任何人都有機會患上思覺失調,約每一百人當中,便有一人有機會患上思覺失調,患病年齡多在十五至三十五歲間。精神分裂患者比例為該地區總人口的百分之一至四。香港對於精神復康工作,視為都市病處理,讓社會可以平常心態看待精神病。精神病患者也不是洪水猛獸,社會應放下歧視,正確認識精神病和情緒病,有助社會更和諧,人民更注重自身精神健康,提高對精神病患者的接納程度。 下期本刊將探討精神病康復人士重投勞動市場的就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