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墓園 一抔黃土也風流
2011-07-04
澳門是中西文化交融地方,遊客到澳門旅遊,多會選擇到一些名勝古蹟地方瀏覽,藉此了解澳門的文化特色,著名景點當推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歷史城區,教堂、廟宇、古宅等地方,若說推介去瀏覽墳場,可能不為人們接受,以為『無好介紹』,其實瀏覽墳場墓地,卻是世界上很多旅遊的專業推介的項目,例如中國的十三陵、兵馬俑、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還有美國軍人墳場,菲律賓的馬尼拉中國公墓,以及歐洲不少教堂內的墓園等,因為墓園正是反映當地文化歷史的一個特別地方。
墓園反映當地文化歷史 墓園雖然是亡者安息之地,亦是反映宗教信仰、城市發展,以及美術學、文化藝術及人生哲學的地方。『我城社區規劃合作社』負責人、城市規劃師李凱欣指出,墳場內墓地的位置在中世紀時代,是顯示民間人士在社會的地位,墓地的排位,亦反映了社會的階級地位。在歐洲地區;墳場都有教堂,而亡者的家人都希望能夠盡量將先人的遺體,下葬在接近教堂的墓地,並相信下葬點越近高處,亡者越近天堂。
石雕刻記隱藏密碼 李凱欣稱;墳場內不少墓園都設有石碑、雕塑,該些石雕刻記,正是表達了宗教信仰和亡者與其親人的信念,例如墓地上的錨,是指信仰堅定不移,十字架則是寓意西方生命樹的故事,心型雕塑代表基督信仰,斷柱──表示死者是英年早逝,指其生命是短暫的,是驟然離世,不少墓碑更是反映了社會階級的象徵,反映亡者家族的權勢。很多墓地的石碑,都有很高的藝術和美術價值,值得人們去細意欣賞,該些石碑除顯示了亡者的宗教信念外,亦反映了人們對亡者的思念,且墓碑的石雕不少是出於名家之手,以及藝術家的創作,有些墓園更是一個歷史故事的真實寫照。 數百年來;澳門是華洋雜處之地,亦是宗教融和發展的地方,澳門的墳場很多都以宗教特色而開闢,包括新、舊天主教墳場,舊基督教墳場、伊斯蘭教墳場、白頭墳場等。當中伊斯蘭教墳場,是澳門最早期的墳場。白鴒巢公園側的舊基督教墳場只下葬基督徒。設在松山山腰近馬路邊的白頭墳場,則只限於下葬瑣羅亞斯德教徒(伊朗拜火教信徒),至於在十九世紀中期闢建的天主教聖味基墳場(舊西洋墳場),原本只允許天主教徒下葬,至二十世紀初;因應人口結構的變化,宗教信仰的開放,當年的澳葡政府始允許非天主教徒下葬該墳場,聖味基墳場至始成為首個公共墳場,亦是華洋雜處的墳場,延續至今。
新西洋墳場的由來 在中日戰爭時期,澳門因受葡國管治,成為非戰爭地區,為逃避戰火;大量內地難民湧入澳門,在人口激增加上衛生環境惡劣影響,澳門的死亡人數急升,且日軍封鎖關閘,亡者遺體未能運返內地下莽,導致聖味基墳場『爆棚』,澳葡政府遂在當年還是一片荒蕪地的望廈,闢建第二座公共墳場──『新西洋墳場』(又名望廈墳場),雖然亦名西洋墳場,墳場內亦建有教堂,但下葬的亡者則以非教徒的華人佔大多數。 新、舊西洋墳場是澳門半島最大的兩座公共墳場,新西洋墳場是聖味基墳場的延續,該墳場有多個入口,方便市民入內拜祭先人,其中一個入是在黑沙環馬交石斜路,人們都忽略了此入口處一大幅墓地,誤以為是屬於新西洋墳場的一部分,其實該處是屬於被稱為『新基督教墳場』的墓地,只是兩個墳場相連而被人誤解。 新基督教墳場是白鴒巢公園側的基督教墳場的延續,老一輩的居民稱之為『紅毛墳場』,意指是下葬外國人亡者地方,此座墳場的建設期與聖味基墳場相若。從新、舊西洋墳場與新、舊基督教徒墳場的闢建,便是澳門城市發展的最佳見證,亦反映了澳門人口結構的進程,宗教信仰的發展和社會民生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