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的死地─聖味基墳場
2011-07-04
相對未來;生命是短暫的,來墓地悼念的人他日也會有被人悼念的一天,死亡是不能迴避的,昔日人們對進入墳場可能有一種恐懼感,現今人們對墳場的觀念正在改變中,走進墳場除是拜祭和悼念先人外,更可藉機反思生命的意義,藉著遊覽墳場,可觀察一些亡者的墓地,反思當中的意義,因此墳場亦是人生教育的好場所。 澳門的墳場可不少,共有十七個,其中六個在澳門區,離島區有十一個,包括氹仔五個,路環六個,當中最大的要算氹仔孝思墳場,而具歷史的墳場則闢建在澳門區,包括伊斯蘭教墳場、基督教墳場、白頭墳場和聖味基墳場(舊西洋墳場),其中最為市民熟知的是舊西洋墳場和新西洋墳場(望廈墳場),最被遊客認識的則是白鴒巢公園旁邊,東方基金會側的舊基督教墳場(又名馬禮遜墳場),此墳場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景點。
浪漫藝術氛圍新人喜來拍照 說基督教墳場是世遺,那麼聖味基墳場便是活著的文化遺產,就如同西班牙聖家大教堂般,既有其歷史文化背景,更是仍不斷變化中,此墳場的闢建,是因為在十九世紀中,大三巴聖保祿墳場飽和,當年的澳葡政府便在舊城區外開闢此座墳場,讓天主教徒下葬,延至廿世紀初期才開放給非天主教徒下葬先人,成為澳門首個公共墳場,墳場的布局相較本澳其他舊有墳場來得更井井有條,除因為墳場的闢建期較新外,亦受到十九世紀墳場運動的影響,墳場的設計有著浪漫主義,亦包含了不少藝術色彩,現今常見有結婚新人,在該墳場內教堂拍結婚照,便可見一斑。 因為是天主教墳場,故該墳場的設計是充滿天主教色彩,內裡的墓地很多已逾一個世紀,該些墓地正反映出當年的文化特色,以及社會環境的變化,墳場中心是最高點,墓地由上而下排列,設計彷如人體結構,有排水作用,可讓墳場在雨天亦不會積水,墳場內亦廣植樹林,讓環境優雅,亦提高其美學價值。 墓園墓地,一直以來都能反映亡者和其家族的社會地位,故墳場高處或接近教堂的墓地,多是下葬已故知名人士,又或是權貴家族的先人,墳場內亦有多個悼念政府紀律部隊已故人員的紀念碑,每年的追思節,又或所屬部門的紀念日,有關政府官員都會出席在墳場內舉行的悼念儀式,聖味基墳場就如一本澳門民間文化的參考書,澳門社會發展的歷史課本。
『鐵丘墳』--呂和隆夫婦合墓 澳門百多年來,有不少歷史人物和對社會發展有很大影響的先人,下葬於聖味基墳場內,故從墳場內墓地可了解澳門的社會發展,以及對國家民族的思考,其中有一座墓地外圍有?欄圍花,被人命名『鐵丘墳』的呂和隆墓,是典型的一座中式古墓,是呂和隆與妻子梁氏合葬的墓園,該墳場內最早期的華人墓穴。呂和隆是清朝官員,又是天主教徒,家境富裕,據說當年澳葡政府曾向他借糧餉,過去澳門以華人命名的街道極少,荷蘭園和隆街則是以呂和隆的『和隆』兩字命名,可知其當年在澳門的影響力。
清末外交官劉玉麟卜葬於此 另一個雖然並不顯眼,卻極為別具意義的墳墓,便是已故中國官員劉玉麟的墓地,劉玉麟是廣東省香山人,為中國第四批赴美幼童留學生之一。在清末時期,清政府先後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幼童赴美留學,藉此為國家裁培人才,當中包括中國?路先鋒詹天佑,劉玉麟是最後一批『留美幼童』,於一八七五年赴美,一八八一年回國。 劉玉麟回國後曾被清廷派往紐約當翻譯官,後來先後被委任為新加坡、比利時、澳洲、英國擔任總領事等外交官職務,在民國成立後,劉玉麟再被國家委派出任英國全權公使,後又擔任國內官職,在一九二三年離任粵海關監督兼廣東交涉員一職後,在澳門隱居,受聘為澳門政務會議會華人議員,至一九四二年在澳門逝世,終年八十歲。 劉玉麟等是中國積弱時期,國家主力裁培的學生,目的是期望他們學有所成後助中華復興,彼等不少在學成歸國後,都為國家的復興盡力,他們的人生歷程正是見證了中國近代的興衰,啟發了民眾的鬥心,為中國帶來了希望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