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峰廟歷史文化寶藏
2011-07-18
位於提督馬路、望廈山北麓的蓮峰廟,是澳門著名禪院之一,與媽閣廟、觀音堂並稱澳門三大古剎。相傳廟宇始創于明朝萬曆(一五七三至一六一九)年間,至今有四百多年歷史。在澳門眾多的廟宇之中,蓮峰廟不但是藝術價值最高的廟宇之一,還擁有幾項全澳廟宇之最,如全澳廟宇之中最高大的建築群、擁有全澳最古老牌匾等等。 蓮峰廟主體建築為前後四進,左右三路,院內大樹青蔥,幽雅宜人,房舍櫛次鱗比,門前曠地寬闊。是為闔澳祀奉觀音、天后、關帝、倉聖、沮聖、醫靈、神農、金花、痘母、太歲之所,諸神各有殿堂。充分反映了民眾心理以及多神信仰的嶺南民俗特色。廟宇建築富於嶺南特色,如灰塑博古瓦脊、人字形風火山牆、瓜柱樑架、水磨青磚牆、秀麗的石柱和蝦公梁,石砌包台,金柱和樑枋多用進口紅木,而簷柱多用石製等,都是標準的嶺南手法。尤其是精湛的磚雕、木雕、石雕、灰塑,瑰麗冠全澳。 作為廟宇歷史的見證,廟內留下豐富的文物,古代石碑、牌匾、楹聯、鐘鼎之屬比比皆是,銘文甚有史料價值,融藝術與歷史價值於一體。立於廟宇門前空地的一對旗桿石,是一八三九年(清道光十八年)香山知懸三福和懸丞彭邦贈送給該廟的,距今有一百七十多年歷史,澳門多廟宇,只有媽閣廟和蓮峰廟有此旗桿石,而蓮峰廟這對是全澳保存得最完整的。
兩廣部堂示禁碑警告貪官污吏 仁壽殿頭門右側豎有一塊刻於道光六年(一八二七年)的「兩廣部堂示禁碑」,碑文長約八百字。該碑文豎立的起因,是因為蓮峰廟前方原是古代的渡頭,清朝政府設有汛兵站崗,以防走私,但官兵恃勢中飽私囊,不時攔截漁船勒索漁民,為此,兩廣部堂特立碑示禁,警告貪官污吏倘敢陽奉陰違,定將從重治罪。 這一碑文反映了清朝官吏的腐敗,同時也表明了兩廣部堂肅貪的決心。這塊「示禁碑」是目前廣東地區僅留下的一塊。 廟內有一石荷池,建於嘉慶四年,距今二百多年歷史。每當夏日荷開,蓮葉滿塘,香遠益清,荷池還有一幅栩栩如生、砌有神龍、巨鯉的壁畫,造型奇特。一九七七年,池中荷還結出並蒂蓮,吸引時任澳督也往觀賞,成為一時佳話。 天后殿前天階的亭台,就是當年欽差大臣林則徐巡閱澳門時,在該亭台接見澳葡官員,亭上所懸的牌匾「中外流恩」,是全澳最古老的一塊牌匾,於一六零二年所題刻,距今四百一十年歷史。 在澳門歷史上,蓮峰廟的公所身份,顯示了其官廟的地位,歷代中國官員往澳門多駐節此廟。廟內一塊嘉慶二十三年(一八一八年)由官方所立的碑誌,便明確寫道:「澳門外關內蓮峰神廟係合澳奉祀香火,又為各大憲按遙臨駐節公所」。
林則徐於此向葡人申明禁令 道光十九年(一八三九年)九月三日,欽差大臣林則徐偕同兩廣總督鄧廷禎巡閱澳門,即駐節蓮峰廟並在廟內接見澳門葡國官員,「宣佈恩威、申明禁令」,爭取到澳葡當局在禁煙方面合作,對澳門行使國家主權,激勵澳門人民愛國熱情。 現時在蓮峰廟前空地建有林則徐全身石像,重五噸、高三米,藉以紀念林公事跡。林則徐紀念館也於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在蓮峰廟旁落成,以讚揚林則徐不畏強權,勇敢禁毒的高尚品格。館內藏有虎門銷煙;澳門昔日風貌等圖片,林則徐和朝廷之間的通訊資料。還有各種船隻的模型:清代的中國軍艦、葡萄牙航船和鴉片存放船等。在紀念館的中央,擺放了真人般大小的模型,再現了當時林則徐接見葡官員的情景。最後,觀眾還會看到吸食鴉片的器具,以此提醒人們不要忘記毒品的禍害。館方每年舉辦林則徐巡閱澳門紀念活,宣傳禁毒訊息和推廣愛國主義教育。 澳門的中式古廟儼如一個豐富的中國歷史文化寶藏,以上介紹只是蓮峰廟眾多歷史文物和事件的一部分,而蓮峰廟也只是澳門豐富廟宇文化的小部分,還有更多的有待我們官民合力去認識、推廣,更重要是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