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如何處理引關注 蓋特納表態打破美債僵局

2011-07-21

【香港中通社七月二十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高飛)距離美國舉債上限最後期限八月二日只剩下兩周,已有跡象顯示美債上限談判取得進展。華爾街日報昨天報道稱,美國財長蓋特納週一表示,在共和黨和民主黨有關提高美國債務上限的談判中,兩黨領導人已完全排除美國債務違約可能性。 據報道,蓋特納在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專訪時稱,兩黨將債務違約排除出談判內容『令人鼓舞』。他『非常確定』總統奧巴馬與共和黨將在八月二日之前就上調美國公債上限達成一致。他還透露,總統和民主黨領袖仍在就最大限度提高債務上限進行努力。他稱,上調債務上限是美國國會惟一的可選計劃。 目前,美國國會批准的公共債務上限額度為十四點三萬億美元,美國政府與國會之間就提高債務上限問題拖延不決,市場一直擔憂美債可能違約。 就在美國兩黨就提高債務上限問題不斷扯皮之時,穆迪、惠譽、標普三大評級機構紛紛發出警告,如果談判失敗并導致債務違約,美國將遭評級下調的危險。 儘管如此,市場卻似乎依然對美債『情有獨鍾』,海外投資者仍然不同程度增持美國國債。美國財政部七月十八日公佈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顯示,中國五月份增持美國國債七十三億美元,達一萬一千五百九十八億美元,為連續第二個月增持,依然是美國頭號債主。與此同時,潛在的債務違約風險給眾多美國國債持有者帶來威脅,中國如何處理手中的美國債券也成為各方關注的話題。 據美國《紐約時報》七月十八日消息,證券公司里昂證券駐上海的中國策略師安迪‧羅斯曼稱,即使中國暗示自己有可能會出售部分美國債券,這也將引起其他國家出售自己所持的美國債券,進而導致中國所持債券貶值。『對中國來說,這將是金融自殺。』羅斯曼稱。 《紐約時報》稱,即使中國指責美國目前的債務僵局,但中國的選擇仍然有限。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經濟學教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國分部的前負責人普拉薩德表示,無論中國如何選擇,結果都一樣。他稱:『即使中國感覺到美國將跳下懸崖,中國也別無他處可安置自己的金錢。』 但也有一些專家對中國增持美國國債持有不同看法。《紐約時報》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明指出:『中國別無選擇,只得繼續增持。畢竟美國國債仍然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具流動性投資產品。』羅斯曼也指出,中美貿易問題以及增持美國債券一事令中國與美國的將來聯繫在一起,『對於雙方來說,這可能是件好事。』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美國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技術性違約』是在一九七九年。當時,美國國會和當時的卡特政府也陷入了債務上限的僵局中。歷史經驗顯示,若沒有及時上調債務上限,將產生嚴重的經濟和金融後果,因為即便是『暫時』的技術性違約也可能引起債券、股票、美元市場的波動。 儘管分析師普遍認為今次美債違約的風險概率極低,不過,『小概率』事件卻隱藏著『大風險』。隨著八月二日這一上調債務上限的最後期限不斷逼近,一旦美國債務違約,將對美國國內和全球市場帶來無法想像的負面衝擊。 因此,深知這一點的最大『債主』——中國也開始對美國發出警告,要求其採取負責的政策措施,保障投資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