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區司打口職服中心處理個案多涉勞務

2012-01-20

【本報訊】工聯總會屬下的北區職工服務中心和司打口職工服務中心去年處理的個案比前年增約一成,共一千四百宗。其中涉及勞動事務的最多,佔近三成,其次是福利保障和房屋方面的個案。 工聯權益工作部主任李靜儀、維權幹事甄民捷、盧惠芬和林雅容昨天對於工聯兩個職工服務中心去年的工作作了總結(見圖)。據介紹,工聯兩個職工服務中心去年共處了一千四百零五宗個案,涉及二二九O人次。另外,兩個職工服務中心去年亦協助了四一二三人次辦理有關社會保障基金補扣供款或申領中央公積金等項目的申請。 處理的個案當中,最多的是勞動事務,有三九九宗,涉及人數八四七人,多數是涉及僱主拖欠假期或無理解僱的查詢或投訴,亦有反映澳門存在就業歧視、疊假等問題。此外也有關於黑工的投訴,部分個案由於投訴人能夠提供較詳細的資料和聯絡方法,經過向相關部門投訴之後,能夠成功查獲黑工。 其餘佔比例較大的個案類別為福利保障或房屋範疇,分別有三六六宗及二七三宗,涉及人數分別為四五六人及四九一人,主要是《社會保障制度》法律去年一月一日正式實施,中心除了協助有關申請外,也有不少市民作出查詢,包括加入制度及補扣供款的規定。關於房屋方面,不少是涉及公共房屋輪候家團的除名或因家團狀況變化而影響輪候社屋資格的查詢及求助,也有要求盡快開展新一輪的社會房屋及經濟房屋的報名、反映樓價貴及滲漏水問題等。 工聯表示,去年兩個中心接獲多宗居民被財政局追繳職業稅的個案,有市民表示只受聘於一名僱主,卻同時有另一名僱主為其報稅;亦有市民投訴被僱主多報收入,結果他們的年度總收入超過職業稅額而被追繳稅款,部份個案甚至被追繳多年前「所欠」的稅款,有個案被追繳一九九二年度的職業稅款。 因此,工聯認為,當局須認真檢討現行的機制,堵塞漏洞,在規定職業稅申報表由僱主向財政局提交的同時,須有機制確保僱員能夠確認被申報的職業收入資料無誤,以保障僱員權益,並避免有人利用上述漏洞作瞞稅、申請外勞名額等違法行為。工聯提醒居民要關注自己的社保供款等資料,以便發現是否有人冒充僱主為其供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