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臉琵鷺與澳門
2012-03-06
黑臉琵鷺是大型涉禽,屬鸛形目、鹮科、琵鷺亞科,身上長滿白色羽毛,因其黑色臉龐,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中國樂器琵琶極為相似,因而得名。黑臉琵鷺在休息時,會將頭埋在翅膀中,只露出眼睛觀察附近環境,在覓食時,會一邊涉水前進、一邊把頭左搖右擺,在泥中尋找魚、蝦等水生動物食用,行走姿態優美。 一九九四年,全球黑臉琵鷺的數量只有四百三十隻,面臨絕種危機,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世界極度瀕危鳥類,在中國則被列入極度瀕危鳥種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之後經過各地專家學者及環保組織的共同努力保育下,黑臉琵鷺的數量續年有所增加,於二○○二年,數量上升至九百六十九隻,故此世界鳥盟將其保育級別列為瀕危鳥類。現時(二○一二年)全球約有二千五百多隻。 黑臉琵鷺每年三月至九月期間,只於南北韓西部海岸至中國遼寧省之間的小島上繁殖。每年冬天會南遷至越冬地,已確認的越冬地包括中國大陸、日本、南韓、台灣、香港、澳門、越南、泰國和菲律賓的沿岸地區。其中台灣和珠三角區(米埔後海灣、福田自然保護區和澳門)是黑臉琵鷺的主要越冬地,越冬種群佔全球總群超過六成。 澳門自一九八九年冬開始發現有黑臉琵鷺的蹤影,當年只有六隻,之後數量逐年遞增,近年徘徊於四十餘至五十餘隻之間,去年為四十九隻。每年十月至翌年四月的候鳥季節,黑臉琵鷺便會飛來澳門越冬,主要棲息在路氹生態保護區。 二○○七年在澳門舉行的第二屆亞洲室內運動會,黑面琵鷺獲選為大會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