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青少年懂『性』
2012-04-16
上月底,傳媒報道發生一宗十四歲少女遭十六歲男友強姦案,以及兩名青年性侵犯十一歲及十四歲女童案件,且在上月初;一名十五歲初中女生,因先後與十四歲及十五歲少年發生性行為,引致懷孕事件。另年年來又分別發行多宗包括少女、女童的女性受性侵犯案,令社會對保護女性,尤其是未成年極為關注,同時認為對澳門的性教育問題有需要作出探討。 對保護女性、未成年人士,澳門有現行的法律法規,若社會認為法規不符合現社會現況,相信立法當會修訂相關法規,但性教育則在澳門無規範指引,且相當匱乏,而教教育的不足,正是導致社會上出現不少性侵案件根源之一,尤其是對青少年而言,對『性』問題不了解,容易『出事』。澳門天主教美滿家庭協進會社工梁雪君指出,本澳青少年性行為正趨向低齡化,他或她們對性的認識不足,而澳門在性教育方面是未能配合社會發展步伐。正因為性教育的不足,導致社會出現不少的兩性問題,當中亦包括了性侵犯、青少年早戀、過早性行為、性暴力及援交等問題衍。對於性教育問題;政府、學校、家長都是有責任的。 人們普遍會認為,對於『性』的問題,東、西方有別,外國對性較為開放,相對地西方年青一代性的知識了解亦多,他們一早接受性教育,而中國人則因為思想傳統保守,整個社會都少談『性』,尤其是在學校、家庭中更少談性的話題,青少年對『性事』一知半解,且多因對性的錯誤觀念,致經常發生不同的性問題。 其實中國的性教育,在古代已開始,中國早於東漢四年,已有由皇帝主持的全國性經學研討會,可知性教育早在中國已有,但卻在後來避而不談。中華文化歷史悠久,性教育也伴隨著中華文化而產生,且內涵豐富,範圍廣闊,包含中國性文化各方面,涵蓋了生物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等多學科領域。而且在廿世紀初;中國性教育先驅----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性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的張競生,曾著有《性史》一書,道出其性教育思想,他曾為北大學生傳授性知識,但由於當時社會風氣保守壓抑,因提倡戀愛自由、婚姻自由,令張競生的性科學和性改革屢受非議和打擊,中國的性教育亦因社會狀況而卻步不前。 至一九五五年;中國內地才發行第一本關於性教育的書本,以助推行當時的衛生節育知識,但在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性教育在內地被扼殺,整個中國大陸開始全面禁慾。至改革開放後,性問題在內地才逐漸解放,但仍要至上世紀九十年代,內地才開始關注性教育,並於九二年;衛生部、中國教委等有關部門,要求教育行政部門採取切實措施,逐步普及和提高青春期教育工作,至此;中國性教育始進入了探索階段,而歐美發達國家,此時的性教育已從兒童期開始。 在香港,一九九七年已有《學校性教育指引》,提供了一份詳盡的教學指引,包括「教師手冊」和「課指引教學建議」,藉此幫助中小學和幼稚園教師如何在學校推行性教育,指引教師正視性教育的問題,從幼稚園開始在學校落實推行性教育。 但在澳門;至今當局仍無指引學校應如何推行性教育,澳門天主教美滿家庭協進會社工楊嘉茵表示;雖然當局現時間有舉辦一些性教育講座,但並無系統性,現時本澳的學校無相關性教育課題,只有透過學校社工協助推動性教育,或有學校邀請社工團體,派員到學校向學生講解性教育知識。 澳門的性教育起步很遲,在二零零五年才有團體呼籲將性教育列入中、小學課程,而政府則在二零零六年至二零零七年開始,進行澳門高中生對愛滋病知識、態度及行為的調查,該調查報告指出;澳門中學生開始有性行為的年齡正推前,且有近半未使用安全套。 澳門發展正漸與世界接軌,青少年可從不同途徑接觸到性的問題,但他們卻缺乏正常途徑去了解性,且不少卻自以為很懂『性』,其實都是誤解了性。如何促進澳門的性教育,讓青少年、學生正確認識『性事』,避免因不『懂性』而引致相關問題發生,是社會各方要關注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