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導‧民間配合 活化路環棚屋

2012-06-18

【特訊】政府計劃對路環船人街西側的棚屋群進行重整,規劃範圍近五千平方米,涉及海岸線長超過兩百米,配合因地制宜的空間及街廓設計,透過對棚屋進行修復或重建、增建臨海木板步道等系列措施,可望傳承該區所體現的澳門漁村文化,延續及優化舊市區既有的文化氛圍及商業元素,亦可一併改善該區因打風下雨產生的衛生問題;規劃會以原區安置及原使用者優先租用為原則,引入租戶評分制度,吸引創意產業者進駐,透過政府主導民間配合,達到推動路環舊市區發展與保育並重的活化目標。  

路環舊市區優化應保持休閒舒適 政府昨日假路環居民大會堂,介紹「路環舊市區船人街西側重整規劃研究」詳情。為活化路環舊市區、達至發展與保育並重,提升居民生活素質,政府已於2008年對路環舊市區進行全面性研究,並於2009年4月提出「優化路環舊市區可行性研究」作公開諮詢,收集到的民間意見普遍贊同舊市區應保持休閒、舒適氣氛,並以低商業化的模式發展。 為協助路環舊市區居民維修樓宇,創造該區的營商空間,藉以推動旅遊、改善整體環境起積極作用,政府按照城市規劃,針對研究所提出的舊市區5個分區,因應實際情況進行深化的規劃研究,在2009年8月實施了「路環舊市區詳細建設規劃」,並於同年10月推出「路環舊市區土地批給申請計劃」,旨在讓核心區C區及B區(主要為船人街東側)土地上在回歸前已持續居住而未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居民,透過獲得批租地的形式繼續居住。計劃實行至今,政府共收到十多宗申請,亦已批出兩幅土地。  

範圍涉五千平方米保留漁村風貌 至於同為核心區域的B區船人街西側部分,其建築物形態及所處位置均有別於C區及B區東側,主要為棚屋結構,並以吊腳的形式,部分或全部懸立於海面上。這種充滿漁村特色的地道建築,過去亦曾廣泛分佈於林茂塘及圓台仔一帶,但隨?澳門都市化發展,這些特色建築無可避免地湮沒,而船人街傍水而建的棚屋群,正是澳門地區僅存的同類建築,不但總體保存得較為完整,所形成商住集群的使用形式也一直未有中斷過,有關經營項目主要包括食肆及海洋土特產等,與周遭建築物尤其是路環碼頭相互映襯,體現了濃郁的漁村氛圍,及「靠海吃海」的人文特色。 為了讓漁村風貌得以延續及煥發生機,在「優化路環舊市區可行性研究」的基礎上,政府委託顧問公司進行了「路環舊市區船人街西側重整規劃研究」。研究範圍以船人街及岸線為界,北起碼頭前地,南至屠場前地,佔地面積約4930平方米,涉及棚屋等建築物35間和路環碼頭;海岸線長約210米,超過路環舊市區海岸線總長670多米的三分之一。有關規劃研究的目標,是尋找一個理想的項目推動方式,以保存及彰顯漁村的歷史風貌,將水岸的優美環境展現人前,延續和優化此區文化氛圍,協調商業與居居的關係,融和生活環境及旅遊環境,亦一併改善該區打風下雨便會出現水浸和垃圾堆積等問題。  

增建木板步道讓遊人有近水機會 政府以營造鮮明風格、優化步行空間及展現創意多元等為設計原則,規劃的構思是期望透過空間及街廓設計,因地制宜,創造恰到好處的社區環境結構。針對建築物,在保留原有棚屋及坡屋頂木屋建築風格的前提下,鞏固及翻新舊建築、重建殘破不堪或倒塌的原建築物。有關工作會由政府根據相關的設計及翻新指引負責處理,尤其針對建築物內部結構進行現代化更新。 雖然棚屋群就在海邊,但一般市民無法繞到棚屋後面去感受水體和欣賞海面風光,因此,政府計劃在棚屋與棚屋之間、棚屋靠海的可用部分新增木板步道,有機地連結各個棚屋,帶動人流,讓市民及遊客有近水機會。重整後房屋的室內水平標高及木板步道的水平標高皆為海拔3米,可避免一般大潮水浸。至於棚屋與道路之間亦會進行綠化,循序漸進,改為步行街及單車徑,除特許車輛外禁止汽車進入,體現真正的休閒環境。路環碼頭亦會進行翻修,賦予新功能,活化利用。  

尊重社會共識配合休閒中心定位 「路環舊市區船人街西側重整規劃研究」的實施,將對保留和傳承澳門尤其是路環的小漁村歷史風貌起到重要作用,讓後人了解本身城市的發展機理,深具意義。作為澳門的後花園,路環舊市區的保育及發展方向,除配合《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中有關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定位外,更應尊重澳門社會及公眾目前所取得的共識。政府早前亦曾將有關研究情況向船人街居民及路環居民介紹,基本獲得認同,尤其是對建築物加以改造提升船人街居民生活質素的構思,亦符合他們多年來的訴求。今次政府向路環居民及全澳社會介紹有關研究,期望進一步得到居民配合,讓有關規劃盡快開展。市民可瀏覽城市規劃資訊網http://urbanplanning.dssopt.gov.mo,瞭解詳盡資料,亦可透過郵寄、電話、電郵及親臨土地工務運輸局,提供對規劃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