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公開、再公開! 巴士服務費調整方法不可取

2012-07-13

最近政府批准巴士服務費加價百分之廿三,引起市民極度不滿。雖然後來特區政府轉軚,暫緩增加巴士服務費的行政程序,直至巴士服務水平符合要求為止。但是,改良後的行政程序還不夠公開,令巴士服務提升的意願最終夭折,演變成另一次管治危機。

據早前報道, 批准服務費加價二成三,主是受運輸業的工資增長百分之卅三的影響,而工資佔調整服務費公式約四成七。政府在調整服務費幅度的決策過程,著眼於巴士的營運成本。然而,若單看成本增加就決定加價幅度,巴士公司便會失去動機節省開支、充分利用巴士車身及戶外媒體增加廣告收入、藉發展持有的土地提高物業價值及收入。最後,巴士服務成本增加,只能由政府及市民負責,這是變相鼓勵巴士公司不思進取。

有兩間巴士公司在七月十一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已經達到政府的服務要求,而交通事務局長汪雲亦表示,服務要求包括巴士司機參加安全培訓的百分比等可量化指標。但是,這些服務指標具體如何,巴士公司和政府沒有公開交待。再者,市民對巴士服務依然不滿,意味著市民最關注的服務範圍,並不包括在現時的服務指標之內。因此,政府有需要將服務指標公開,在廣泛聽取民意的基礎上,檢討服務指標; 加入有足夠阻嚇性的罰則,懲罰服務未能達標的巴士公司; 將巴士服務續約與否、巴士服務費的調整幅度與服務指標掛勾,迫使巴士公司改善服務至滿足市民要求為止。

其次,政府沒有交代整體工資增長百分之卅三是如何計算出來、數據是否由巴士公司提供、交通事務局有沒有核實數據正確無誤。工資增長快速,可能是因為巴士公司沒有完善的司機培訓制度,要在勞動市場招募數目有限的巴士司機; 也可能是因為巴士公司欠缺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只懂得以提升工資挽留人手。如果工資成本增加是由巴士公司疏忽引起, 巴士公司應承擔責任,以本身的資金應付工資增長,而非由政府以公帑埋單。

再者,汪雲指將來會招募經常乘搭巴士、或關注巴士服務的人士參與評鑑工作,以便政府能更客觀地審視巴士服務。假設負責招募的官員受到政治壓力,集中招募對巴士服務持正面意見的市民,情況一如在政改諮詢會中,有機會發言的市民大多數支持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公眾參與評鑑便會淪為支持巴士公司增加服務費的造勢大會。較可取的方法,是聘請有公信力的民調機構,向經常乘搭巴士、或關注巴士服務的市民諮詢意見。

最後,在全世界各地,公共事業加價從來不是按既定公式計算的科學決策,而是政府與主要持份人角力的政治決定。政府要在角力中取得上風,除了要有可靠的數據支持外,還有賴民意、政治領袖的個人魅力、公眾對政府的信任、以及政府認受性等為後盾,這都是特區政府的弱項。

   

         仇國平 澳門大學政府與行政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