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品質 永續經營 台應對遊客增加有一套值澳借鏡 政府扶助業界搞多元旅遊產品

2012-08-10

       前言自開放賭牌、大陸自由行後,澳門的旅遊業在賭業的帶動下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只有約三十平方公里的小城每年吸引數以千萬計的旅客到來(一半為大陸客),數字令人驚豔。

  然而,量上來,就會帶來或突出質的問題:旅遊景區人過多、酒店房價昂貴、口岸通關耗時、餐飲及零售服務參差等,不單旅遊成本增加了,是直接連旅遊品質也降低,對旅遊的持續發展相當不利。

  根據旅遊學院旅遊業研究暨科研中心最新一季的「訪澳旅客滿意度指標」調查反映,雖旅客整體滿意度沒大變化,但當中「世遺景點」指標卻是自○九年調查以來最低,更由十項指標中的第二降至尾二位,對於以此為一大賣點的澳門,情況實值得政府、業界及社會關注。

  而另一邊廂的台灣,在二○○八年(七月十八日)開放陸客旅遊觀光團,一一年(六月二十八日)開放陸客自由行,至今已有逾四百萬旅客來台(逾十萬為自由行),帶來超過二千億元的新台幣外匯收益,增長的勢頭強勁。

   同樣,旅客增多亦為當地帶來了各種的問題。當中由於陸客熱衷參與、旅行社主力推介的環島團體旅遊行程,旅遊路線基本差不多,造成旅客集中熱門景點(如阿里山、日月潭)、旅巴趕行程風險增等旅遊品質問題。

  與澳門不同的是,台灣有關當局已注意到並開始著手解決,包括針對遊覽車駕駛管理及工時問題建立安全管制機制,推動定點、深度之主題式旅遊產品路線等,並對外重申立場,強調要「堅持旅遊品質優先,永續經營陸客市場。」

  現時台灣遭遇到的旅遊品質問題,很大程度源於開放旅遊初期,陸客團熱衷八天七夜環島旅遊所致,這也是較難避免。台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姚大光直言,要改變環島團形勢,當局應透過激勵性措施,支持業界發展分區及深度旅遊。

  姚大光總結道,赴台陸客團的特點是以中老年人為主、環島遊及景點過度集中三方面,由於兩岸經數十年的隔絕後才互通開放,吸引不少中老年的大陸居民來台走一走,本著只來一次的心態,想用最少的時間遊遍全台各著名風景名勝。

   各家業者也就此訂出這類行程:路線大同小異的八天環島遊,團友在八天的時間裡上山下海,遊盡如阿里山、故宮、日月潭、中台禪寺等各大景點,造成熱門風景區人流負荷過大、旅遊巴趕行程等旅遊品質問題。

  為改善上述問題,發展分區和深度旅遊是有必要的,姚大光希望,未來政府方面能推出獎勵性措施,鼓勵業者發展、挖掘環島遊以外的多元旅遊產品,如分區分線旅遊、農業鄉村遊等,擴展自由行人數。

  台政府方面也對外明言,為提早改變大陸觀光團這類走馬看花的環島旅遊產品市場,旅遊部門將輔導旅行業推動定點、深度之主題式旅遊,逐步改變團體旅遊行程安排,使之日趨合理、舒適,並吸引自由行旅客來台深度旅遊。大陸方面未來也會開放更多組團社,讓兩岸旅遊市場更擴大,產品也將更加多元。 

  以去年錄得一百三十萬陸客、坐擁名景點日月潭和中台禪寺的南投縣為例,該縣近年大力發展旅遊和農產品加工,已初見成效,包括訂出如中潭、清境廬山、玉山東埔、溪頭杉林溪等七大旅遊路線,還因應旗下十三個鄉鎮特色和景點,建議出不同性質的旅行路線,細分的如自然體驗、茶香、群峰、賞梅和古蹟建築特色之旅等。

  該縣觀光處官員稱,當中許多旅遊資源還等待被人認知,故近年亦已努力推動、加強宣傳推廣,但還須相關業者積極進取、努力配合,做好創新、優質、特色的自身服務或產品,才會留給旅客好印象、做出口碑,才算得上成功。

 專為陸客旅遊巴訂措施

   至於另一甚受關注的旅遊車駕駛安全問題,姚大光強調,有關方面已加強相關規範,如設有廿四小時道路安全監控系統、旅巴車齡不得超過十年、司機工作不能逾十小時等,較其他地方來的旅行團更為嚴格和明確。

  雖然台灣當局不認同當地旅巴意外偏多的說法,但他們還是正研究建立相應的全管制機制,以改善「行程趲趕」及「超時駕駛」之事情,強化旅遊車行車安全,防範意外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