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島事件引發全國抗議浪潮 各方籲理性表達愛國意願

2012-09-18

【中新社北京9月17日電】日本政府對中國領土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實施所謂「國有化」的行徑,引發中國民眾的強烈憤慨,近來各地民眾以多種形式表達中國對釣魚島的主權訴求,但個別地方亦出現打砸燒等過激行為,尤其是在抵制日貨過程中發生破壞私有財產的現象。中國社會各方通過不同途徑呼籲民眾理性表達愛國意願。

多家中國報紙都在顯著位置報道了民眾對釣魚島的主權訴求。中國官方媒體《人民日報》說,中國民眾憤怒不失克制、熱情不失平和、有理有節文明有序的表達,表現出中華民族維護主權、捍衛領土的堅定決心。這樣的愛國情感彌足珍貴,需要充分珍惜保護。但是,文明守法應是公民的基本素質。損害同胞的合法財產,遷怒在華的日本公民,是極不妥當的。

《中國青年報》說,釣魚島之爭以及中日關係錯綜複雜,絕非「匹夫之勇」就能了斷。憤怒和衝動,不是解決問題之道。保持理性,才能應對複雜的局面,才能讓別人明白你的利益表達,才能獲得支持和尊重。

中國各地的都市報也均對此事高度關注。《南方都市報》認為,法治社會容不下暴虐,不管它以怎樣的名義實施。憲法賦予公民自由表達與集會的權利,但公民在行使這一個人權利時,並非沒有限制。

《環球時報》說,中國要往前走,面臨著很多對外摩擦的可能。只有做得正,對外不留或少留把柄,才能得到對手們越來越多的敬畏,也才能真正走遠。

《南方日報》轉引一中國少年的觀點稱,「抵制並不是砸自己的東西,而是要造出比他們更好的,街道比他們的乾淨,官員比他們的更清廉,還有我們的年輕人,比他們更有未來,更有希望」。

一些媒體人和網絡名人也通過發帖、微博等方式對這一事件進行評論。中央電視臺女主播張泉靈希望民眾「少一點盲從,多一點理性。」知名網友「作業本」呼籲:「不損壞不傷害同胞手裏的任何日貨。不摔同胞手裏的相機,不砸街上的日本車,不燒市面上的漫畫書……我們有各自抵制的義務,但沒有彼此損壞的權利。」有分析人士稱,不同社會階層在網絡上表達理性愛國的認知,在更寬廣的視野中,討論現代社會增強國家實力、建設國民心態之道,消解社會戾氣,從長遠看無疑是一堂寶貴的公民教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