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21023號
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
青年政策諮詢期結束
2012-10-23
【特訊】為期兩個月的《澳門青年政策(2012-2020)》(簡稱「青年政策」)公眾諮詢已於前天(2012年10月21日)結束,教育暨青年局衷心感謝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在諮詢期間就「青年政策」踴躍發表意見和建議。教青局非常重視相關意見和建議,現正積極進行歸類整理,並依法編制總結報告向社會公佈,按此作為制訂「青年政策」的重要依據。
特區政府成立以來,一直重視培育青年的全人發展。早於2001年9月,透過教青局委託澳門大學開展構建「澳門青年指標體系」的研究工作,經過兩年的資料搜集和大量的科學論證,定出10個領域80個指標項目,確立了13-29歲為澳門「青年」定義,並以此作為日後制訂「青年政策」的依據。自2003年開始,青年事務委員會先後成立了「澳門青年指標體系」和「青年全人發展策略」兩個專責小組,經參考聯合國、歐盟、鄰近國家和地區在青年事務和青年政策的相關文獻後,於2006年向社會提出有關策略的建議稿,並向全澳各政府部門、不同界別的民間組織、市民及青年收集意見,最後於2007年完成包括15個領域的《澳門青年全人發展策略》(簡稱「全發」)文本。同時,為落實特區政府科學施政的目標,教青局先後設立「澳門青年指標」、「澳門青年全人發展」和「澳門青年研究網」等三個專題網站,讓公眾能更清晰地掌握特區政府青年工作的脈絡,以及本澳青年的發展狀況。
因應「澳門青年指標」的各項數據,如青年20-29歲人口從2003年佔整體青年的五成大幅上升至2010年的六成多;完成高中教育程度的青年由2001年的兩成上升至2010年的近四成;青年的視力、消化系統、心肺功能和睡眠質量未如理想;青年就業率雖較鄰近地區為高但較多集中在兩三個行業等,這些資料還包括青年的人口結構狀況、收入、教育水平、勞動人口和就業、政府對教育的投入、青年活動設施、參與國際學生能力評估以及其他學術及體育比賽的成績、青年參與社團、選民登記及投票、身體素質及疾病、偏差和違法行為的情況……,加上政府部門近年來所做的調查、研究報告和統計數據等,都是擬訂青年政策和措施的重要依據。教青局於2010年底開展檢視「全發」的構思,並於同年12月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青年發展規劃意見收集活動,形式包括意見收集會、聚焦小組及網上討論區,收集意見的對象包括青年、相關機構及人士,共47個機構參與活動,收集到582條意見。在凝聚社會共識的基礎上,特區政府把「檢視《澳門青年全人發展策略》」,「草擬整合‘全發’15個領域的規劃建議文稿」作為2012年青年事務施政的重點工作之一,藉以構建青年事務的長效機制。2011年12月,邀請包括來自大專院校的教育學院、社會及人文學院、工商學院、公共行政高等學校和社會工作系等不同科系的學者,進行草擬「青年政策」諮詢文稿的集思會,共收到98條專業意見。與此同時,教青局也透過內部專責小組,包括來自香港的學者專家分析各地青年政策的文獻資料,參照包括中國北京、上海、台灣地區、日本、芬蘭、印度、巴西等廿多個國家和地區青年政策的綱領性體栽模式,完成了「青年政策」諮詢文稿,並於本年8月21日開展兩個月的公眾諮詢。
在兩個月的諮詢期中,舉行了3場公眾諮詢專場,舉辦了兩岸四地青年政策與青年全面發展的「青年論壇2012」,邀請四地多位專家學者分享經驗;除上述活動外,教青局亦派員到社區宣傳及聽取市民意見,出席了由民間社團、學校及傳媒機構舉辦的座談會、講座、專題節目和論壇,包括7場社團座談和22場學校專場,與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推進本澳的青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