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署持續開展壓縮式垃圾桶設置計劃

2012-11-01

【特訊】為配合社會發展,民政總署近年逐步優化垃圾收集設施,以改善社區環境衛生,除覓地興建封閉式垃圾房外,亦持續開展壓縮式垃圾桶設置計劃,以減少街道大型垃圾桶的數量。經過多年努力,現時全澳垃圾桶數量由高峰時的近一千六百個,減至三百八十多個。

以往本澳的公共垃圾收集設施以大型垃圾桶為主,容易產生污水、臭味、拾荒者挑揀垃圾等問題,民署一直積極研究不同方案以優化垃圾收集設施,其中,興建封閉式垃圾房可把垃圾桶置於室內,加上附設的紫外光燈、滅蚊燈、防鼠網等設施,能大大改善垃圾站的環境衛生,民署至今已於全澳各處設置了一百三十二個封閉式垃圾房。

除於有空間條件的地點興建垃圾房外,民署亦於九十年代首次引入壓縮式垃圾桶,初期設置於街市方便集中收集攤販產生的大量垃圾,近年更進一步推廣至公共街道設置。壓縮式垃圾桶透過內置的壓縮裝置,將垃圾和污水全部往桶的內部壓縮,大大減少了垃圾體積,故其容量相當於至少約十個傳統一千一百公升垃圾桶的容量,除可改善垃圾滿瀉的情況外,還可減少街道垃圾桶數量,從而釋放更多空間以作街道綠化或公共停車位之用。

壓縮式垃圾桶容量大 以一可代十

壓縮桶亦可減少垃圾收集的次數,使因垃圾收集而引起的交通阻塞情況得以改善,如連勝馬路103號(竹林寺門前)的垃圾站原有九個垃圾桶,由於該區垃圾量大,以往每日需進行兩次的垃圾收集,難免造成交通阻塞,然而隨著上址垃圾站改建為壓縮式垃圾桶後,紓緩了以往垃圾堆積的問題,亦減少了垃圾收集的次數至只需一次,此外,壓縮桶的密封式設計,還防止了垃圾污水的流出,也減少了垃圾外露、臭味、拾荒者翻動和挑揀垃圾等問題,優化了社區環境。

為配合本澳街道狹窄的特點,民署更特別訂製佔地面積以及高度均較小的小型壓縮式垃圾桶,於二零一零年在馬大臣街雀仔園街市側設置的便是首個小型壓縮式垃圾桶。相較以往設於街市使用之壓縮桶,小型壓縮桶更適合於本澳街道尤其是舊城區使用,其寬度只有一點五米,可設於窄小的街巷及街道中間之花圃位置,為壓縮式垃圾桶的更廣泛應用提供了條件。然而,雖然壓縮式垃圾桶所需佔用的空間較小,但仍有一定的設置條件限制,由於壓縮式垃圾桶採用吊運車進行垃圾收集,故於壓縮桶前方需預留吊運區間,其上方亦需有一定的淨空高度,另外,於有一定坡度的路面上亦不適宜設置。

經多年的實踐證明,壓縮式垃圾桶比傳統街道垃圾桶於使用和環境衛生上具有更多優點,故此,為更好地改善環境衛生情況,民署近年一直於全澳各區尋找合適位置設置壓縮式垃圾桶,如雀仔園、新橋區、中區雅廉訪大馬路一帶等有條件的位置已完成設置,而上述壓縮式垃圾桶開放至今,使用情況良好。此外,提柯區俾利喇街131號和俾利喇街149號B的兩個壓縮式垃圾桶亦已於十月投入使用,同時相應取消了周邊二十個垃圾桶。

經過近年的封閉式垃圾房及壓縮式垃圾桶設置計劃後,現時全澳街道垃圾桶數量已由高峰期的一千六百個遞減至約三百八十六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