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關注施政重點 房策通脹

2012-11-07

 

【本報訊】街總青年政策小組進行的「青年對二零一三年施政報告的期望」問卷調查結果反映,年青最關注的範疇中,以房屋政策和抗通脹佔首兩位。小組促請政府,盡快重開公屋申請,以及推出澳人澳地政策,包括於新填海五幅地中,居住用途的本地中預留至少八成作澳人澳地,包括建公屋和限價樓,回應青年及市民居住訴求。

問卷調查於十月二十日以街頭隨機訪問方式,成功訪問一千零五十名十八至四十五歲本澳青年,有效問卷數目為九百十九份。受訪者中,主要集中關注房屋政策、抗通脹、交通運輸、醫療衛生和文化教育五大範疇。但對於法律改革、公共行政改革、民主政制則關注度最低。

對於房屋政策,受訪青年希望政府繼續出招壓抑樓市炒風,實行澳人澳地政策和加快後萬九公屋項目,均各佔近兩成。在抗通脹工作中,三成八受訪者希望政府能延續現分享、近兩成八希望政府規管公共事業,打破壟斷,以及希望增加鮮活食品供應貨源,建立長效的抗通脹基制,平穩物價。

至於交通運輸,受訪者希望政府能增建停車場和增設電單車位、規範公交的服務質素。另希望改善醫療系統,縮短輪候時間,增加醫療福利等。文化教育上,受訪者中,有兩成半認為要提升青年競爭力,兩成八希望加強公民教育,另還希望協助年青建立生涯規劃,推動持續進修等。

由於受訪青年集中關注屋住和通脹問題。小組希望政府能實行「澳人澳地」政策,將新城填海區的居住土地至少百分之八十或以上作為解決澳人居住用途,包括社屋、經屋和限價樓等保障性住屋用地之所需。二是增加市場供應,促發展商增加中小型面積單位供應以及增加土地供應,達到以量制價的效果。以及繼續出招壓抑樓市炒風、盡快重開公屋申請,回應市民置業需求。

小組又提出,政府的抒民解困措施不應只是電費補貼、現金分享,還應從長遠解決通脹問題上著手。還提出,調升社保養老金、建全面的社保障體系,推動有條件的僱主和僱員建立中央公積金制度,並制訂相關制度從非強制性向強制性過度的時間表,另一方面要研究構建包括住屋、養老、教育、就業、醫療和福利等在內的社會保障體系,讓全體居民的生活都能得到切實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