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資辦收十多宗 直銷投訴

2012-11-10

【本報訊】個人資料辦公室昨舉行「直銷與個人資料保護」研討會,個資辦主任陳海帆表示,有十多宗有關直銷的投訴個案,涉及美容、服裝及俱樂部等行業,部份發出訊息的機構更是不停轉換手機號碼,以及使用澳門境外的電話號碼,令調查困難。她表示,本澳是行使選擇進行制度,若用戶表示拒絕接收有關訊息但有關機構仍繼續發放,將觸及《個人資料保護法》。

隨著智能手機普及,用戶可能在不知不覺中透過下載或購買手機應用程式而泄露個人資料。陳海帆表示,個資辦目前正處理十多宗有關直銷的投訴個案,涉及美容、服裝及俱樂部等行業,約在兩年前,個資辦對一宗涉及直銷的個案作出處理。她指,由於部份發出訊息的機構不停轉換手機號碼,以及使用澳門境外的電話號碼,令調查困難。她提醒市民,本澳是行使選擇進行制度,市民可以透過拒絕接受息訊表示不願繼續接收直銷訊息,若市民表示拒絕接收有關訊息但有關機構仍繼續發放,將觸及《個人資料保護法》,需要受法律處罰,最高可被科處二十萬元,另可能有累犯罰款。她補充,個資辦但至今未有發現有機構將用戶資料買賣的情況,至於金沙早前懷疑將客戶資料轉移,她稱,仍在調查中,料明年初會有結果。

如何防止因手機應用程式將個人資料外泄?陳海帆表示,正透過國際組織,促請手機應用程式開發商在開發軟件時,不要讀取用戶的大量個人資料,希望藉此改善手機應用程式將個人資料外泄的情況。

陳海帆又稱,因應明年立法會選舉,個資辦正草擬選舉宣傳指引,供參選的團體和個人參考,讓參選人知悉選舉資料的發放,亦希望市民謹慎提供個人資料。

另外,陳海帆希望,能完成修定組織法,讓個人資料辦公室能更好地行使職權。

網上消費要小心

消委會執委會主席黃瀚寧表示,《個人資料保護法》通過後,有關直銷的投訴大大減少,相信與市民對消費提高有關。近年收到的直銷個案以消費前的查詢為主,反映消費者的保護意識有所提高。因應近年消費模式轉變,關注到網上購物和團購,提醒消費者小心在網上購物過程中,以及購買手機應用程式時不要將太多個人資料外泄。

個人資料辦公室昨假漁人碼頭會展中心,舉行「直銷與個人資料保護」研討會,邀請香港、江蘇、本地消委會代表以及學者,介紹當地直銷的私隱範圍、直銷的消費者保護、直銷在市場中的價值和直銷的電訊規範四大主題進行探討,有逾百間與直銷相關業界代表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