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入聯撼動巴以問題「大國主導論」

2012-12-01

【中新社北京11月30日電】(記者 刁海洋)在國際社會的一片掌聲中,第67屆聯大29日以138票贊成的壓倒性結果通過決議,決定給予巴勒斯坦觀察員國地位。這是巴勒斯坦自1974年成為聯合國觀察員實體後取得的又一重大外交突破。

輿論普遍認為,巴勒斯坦在聯大的「升級」等於間接地被國際社會承認了其「國家地位」,有利於巴勒斯坦爭取更大的話語權,也標誌著巴勒斯坦在獨立建國道路上又邁出重要一步。但也有分析認為,美以投出的反對票表明巴勒斯坦入聯目前無法改變巴以之間短期接觸、週期衝突、長期對峙的格局,巴以問題未來前景難料。

回溯巴以問題,大國身影無處不在,大國借助其影響力主導著巴以問題的走向。一戰以後,巴勒斯坦開始交由當時的超級大國英國委託統治,巴勒斯坦人對獨立的訴求和對猶太移民的抵制就此開始,巴以問題也從此埋下「苦種」。二戰之後,隨著國際格局的改變,巴以問題深受冷戰影響。當蘇聯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不斷擴大之時,美國適時地順應國內聲音,全力支持以色列。大國角力再次讓巴以和談舉步維艱。進入新世紀以來,處於僵局中的巴以問題有逐漸被邊緣化的趨勢,但日前加沙地帶的炮火再次提醒世界這塊飽經戰火的土地依舊脆弱不堪。

由於經濟、意識形態等原因,美國在巴以問題上的態度一直是堅定支持以色列。2011年9月,巴勒斯坦申請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但因美國的反對未能在安理會通過。在此次巴勒斯坦入聯已成定局的情況下,美國依舊不斷拋出消極言論。路透社援引美國國務卿希拉裏的話說,「聯大的這一決議是令人遺憾的,也不會產生實際效果。」

但29日的投票結果表明,美國的意志並不代表國際社會的主流,美國不得不接受這項決議。同時,這也標誌著美國在巴以問題上的主導者角色正逐漸褪色。

實際上,此次巴勒斯坦入聯從長期來看有利於巴以問題的解決,是人心所向。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李保東29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表達了中方對巴勒斯坦的支持,並認為這標誌著巴勒斯坦國進一步得到了國際承認。

有媒體分析了此次入聯對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的得失影響。巴勒斯坦贏得了一場「外交戰」的勝利,但不會立刻贏得「戰利品」,相反會招致美以的反制措施。而以色列則秉持不配合的態度,扮演聯大中的「少數派」。用以色列《國土報》評論稱,以色列又一次被國際社會「孤立」。

從巴勒斯坦來看,促成這次入聯的巴民族權力機構進一步贏得了人心,有利於團結巴內部各派別力量。同時,此次入聯提升了巴勒斯坦在聯合國的地位,併為其加入聯合國機構和國際刑事法庭鋪平道路。

從美以角度看,巴勒斯坦不再是一個沒有「出生證」的棄兒,美以必須等同待之。美國在巴以問題上的角色也從「主導者」逐漸向「撮合人」方向轉變。

而從整個國際社會來看,巴勒斯坦贏得國際社會的廣泛理解與同情。從此次入聯開始,新一輪聲援巴勒斯坦建國的呼聲有望獲得越來越多國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