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估算廿五後人口增至六十萬

2013-01-21

【特訊】政策研究室函覆立法會議員吳國昌,承認廿五年後本地居民人口約六十萬,又稱樂意就人口傳承及承載力聽取意見。

澳門特區政府政策研究室劉本立主任遵行政長官指示函覆立法會議員吳國昌的書面質詢,指澳門人口包括本地人口、在澳外地僱員及外地學生等三部份,廿五年後澳門居民可能超過六十萬人,並表示樂意在生育政策、人口承載力等各方面聽取社會意見。

吳國昌指出,特區政府去年十一月推出人口政策框架諮詢文本以設定二十五年人口政策方向,但諮詢文本資料佈置和重點取向嚴重偏頗,官方三個預測方案預計廿五年後人口達七十五萬至八十五萬人以上,以此為依據要求市民發表意見,即誘導市民支持大量輸入勞工。由於沒有以本地居民人口為主體進行分析,勢將對諮詢效果和特區政府政策構成損害。吳國昌認為應當以本地居民人口為主體(廿五年發展應為六十萬人左右),在澳外地僱員及外地學生人數應列為可增可減的政策變項,藉以針對本地居民人口傳承與承載力而釐定鼓勵青年一代留澳建設的政策。有關質詢問題及政府覆函全文如下:

書面質詢問題

「一、在只有四十多萬居民而輸入外勞過十萬的澳門特區,澳門特區政府今年十一月推出人口政策框架諮詢文本整體資料佈置把本地居民人口與輸入勞工人口混為一談是否過於懶惰?會否因混合大量二十至四十歲的外勞人口而低估了二十至四十歲本地居民人口稀薄的嚴重性,低估了本地人口世代傳承和供養的壓力,從而對諮詢成果及特區政府政策構成系統性偏執?可否及時在資料佈置上把本地居民人口與輸入勞工人口分開,以本地居民人口之發展為立論主體,把未來輸入外勞人口列為政策變項,各歸其位?

二、二零一一年剔除輸入外勞後本地居民人口四十多萬,以過去多年來本地人口自然增長(出生人口招除死亡人口)每年約四千人計算,二十五後自然增長不過六十萬人左右。作為政策推論之低中高方案,高方案多估算機械式人口增長量本無可厚非。可是,在經濟前景可能有起有伏,區際融可能促使人口不再向本地集中,機械性人口增長可正可負的前景下,人口政策框架諮詢文本的人口規模預測竟然連低方案都預估人口達到七十五萬以上,是否過份推銷大量輸入人口輸人外勞的意圖?以此為依據要求市民發表意見,是否蓄意誘導市民支持大量輸人勞工的政策?

三、輸入外勞無疑可回應資方認為勞動大不足的訴求,但輸入外勞人口卻無助於本土居民人口的傳承和供養負擔。特區政府可否放下誘導市民支持大量增加外勞人口的政策意圖,在配合區際共同發展之餘同時著重本土培育人口傳承,以填海新城澳人澳地等具體政策鼓勵澳人守護澳門永續發展?在人口政策框架諮詢文本中可否糾正目前的偏頗方向,鼓勵市民在人口傳承和緩解供養負擔等方面多發表意見,共同出謀獻策?

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議員吳國昌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十二日

關於立法會吳國昌議員書面質詢的答覆

「遵照行政長官指示,本人對立法會第789/E598/IV/GPAL/2012號函轉來吳國昌議員於二零一二年十一月十二日提出,行政長官辦公室於二零一二年十一月二十日收到之書面質詢,答覆如下﹕

一個多個月以來,社會各界積極對人口政策框架發表意見及建議。特區政府開展人口政策框架諮詢的目的是希望通過居民的理性探討和廣泛討論,集思廣益,務求制訂出符合居民福祉和社會發展需要的人口政策。澳門人口政策是以提升人口素質、優化人口結構為優先考慮,並非要滿足人口數量的要求。制訂人口政策的根本目的是要讓澳門居民安居,促進本地人口優先取得發展,推動澳門逐步邁向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

根據人口統計的標準,澳門人口是指本地人口、在澳門居住的外地僱員及外地學生。與統計部門做法人一樣,我們採用上述澳門人口的概念進行人口規模的預測。因此,澳門未來的人口規模應由上述三個部分組成。我們預期,二十五年後的澳門居民將可能超過六十萬人,仍將是澳門人口的主體部分。

未來社會發展中,人力資源至關重要,勞動力的素質和結構將對本澳長遠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相關情況已在人口政策框架諮詢文本中有所論述。同時,勞動力數量對澳門未來發展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些地區採取鼓勵生育的政策,以期增加本地努動力的長期供應。誠然,鼓勵生育政策的思量除了經濟因素以外,還要結合社會、教育、醫療等多方面的情況,社會要作充分討論,審慎而行。政府對此問題持開放態度,樂意聽取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努力尋求共識。

與此同時,世界不少地區的經驗顯示,要準確預測人口數量及規模並不容易,需要考慮人口變動與城市發展的互動關係。人口規模的預測能夠讓社會作出未而綢繆的安排和調整,並制訂針對性的政策以克服城市發展中可能出現的「瓶頸」。顯然,在一定的社會經濟背景下,任何地區對人口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特區政府現時會先規劃新城填海區五幅土地,並完善和推進各項城市的基建,加快舊區重整的建設,努力提升城市容量,以配合澳門持續發展。

展望未來,區域合作將對本澳的人口承載力逐步產生正面影響。隨著各項通關配套的完善,以及區域間民生合作的推進,將能擴大本澳居民的生活與休閒活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