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澳門教育機構對同性戀者的支援 --回應社工局把「同性同居」定義從家庭暴力立法受保障範圍中剔除法案

2013-02-16

近期,澳門社工局把「同性同居」定義從澳門家庭暴力立法受保障範圍中剔除此一舉措,引起了廣泛關注社會對同性戀者支援的問題。眾所周知,在醫學上已證明了同性戀並不是一種病。現今的醫學並沒有辦法把同性戀者經過治療而變成異性戀者(除非是他本人也覺得同性戀是可厭性的)。曾經有家長帶兒子去求診,叫醫生根治他兒子的同性戀傾向,醫生反而說要醫治的是家長的心態。

澳門同志權益關注組早前開展「澳門同志處境初步調查」,調查顯示,逾八成受訪者害怕家人不接受自己的性傾向,及有兩成受訪者曾因性傾向想過自殺。我們常常強調要關懷有情緒病、抑鬱症的朋友,但我們卻永遠沒注意到那些曾因性傾向不同而起輕生念頭的青年人。在大多數人心目中,總有一種感覺是,同性戀者對性傾向的選擇是他們自找的,又沒有人強迫他們。

在中學階段的學生,很多人都會經歷對自己性取向模糊的階段。然而,一旦發覺自己喜歡的是同性,就意識到若公開自己的性取向,對家人會是怎樣大的衝擊和蒙羞,因此,他們經常陷入徬徨的情緒中。澳門有多少慘痛的例子是青少年階段的同性戀者強迫自己要喜歡異性,發覺自己並不能做到,便責怪自己。就是這樣,整個中學階段就是徘徊於強迫又自責又強迫的狀態之中,無法全心投入到學習當中! 

華人社會對同性戀,至今仍不能接受,尤其教會學校對同性戀者的接納度更低。在學校,我們幾乎都不談同性戀這話題。研究顯示,同性戀者佔整個人口比例大約2-10%。即在學校裏,一班內大約有1至3人會是同性戀者,因此,這一群少數的少數在校內根本是被人「完全忽略」。在澳門同志權益關注組開展「澳門同志處境初步調查」也證明了,有76%受訪者認為教育機構對同志的支援「非常不足」,而教育機構的主體就是學校。

在學校內,我們經常能聽到滿口仁義道德,甚麼「德、智、體、群、美」全面發展,甚麼注重學生個別差異、全人發展等,一大堆漂亮的口號,然而一講到要幫助這一群徬徨、驚恐的孩子,學校就怕得不得了,害怕家長知道了會認為學校在贊成、鼓吹同性戀,教會學校認為是違背了宗教理念。因此,在學校的品德公民課或性教育講座中,聽到的只是傾向講授生理方面的內容,即講授青春期階段中學生在生理上所面對的變化,而最重要的心理方面的教導反而欠缺,而在心理層面的性傾向議題更是一片空白。就是因為這些「仁愛」的宗教理念或家長的誤解,身為教育工作者的我,看見這類學生都生活在如此無助的日子中!

實際上,在學校裏,應教導學生在這多元社會中要接納不同類型的人群,應不要歧視同性戀者;更甚者,自己若是同性戀者的話,在心理上應如何調適,如何疏導自責感,如何面對家人、朋友和社會,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等。在校內,這些對同性戀者的課題一直處於空白狀態。而駐校社工對同性戀者的支援也相當不足。在澳門這個奉行「多講多錯,少講少錯,不講就不錯」的宗旨的社會中,犧牲的總是弱勢的那一群。教育如是,實在可悲!

筆者喜見澳門近年出現了關注同志的組織,且就近期社工局把「同性同居」定義從澳門家庭暴力立法受保障範圍中剔除的法案發出強烈反對的聲音,且在社工局聲稱只收到13條關於「同性同居」的咨詢意見面前,示範了一個如何有決心地做咨詢的模楷。同志權益關注組只在短短幾日內,透過同志網站等方式發放問卷,收集到201份回應,這也證明了社工局收集意見方式的草率、敷衍程度是如此的混帳。

教育不是紙上談兵,不是只在嘴巴上滿口仁義道德,而忽略學生真正需要。教育是學生在他的成長過程受到挫折和指責時,我們怎樣扶他一把,共同尋求最好的解決辦法。在此,希望教青局能在此多推動學校在同性戀議題上的思考和課題改革,不要只抱「不講不錯」的態度。               甘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