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30429號

2013年04月29日

星期一

滴汗更滴淚 除非負擔重 莊荷工勿碰

2013-04-29

澳門的本地生產總值 (GDP) 非常亮麗,既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也縱容一班「大花筒」、「敗家仔」。由於庫房收入主要來自博彩收益,絕大部份不是從事博彩工作的澳門人,或會覺得公帑的飊升是「垂手可得」、「輕而易舉」。然而,不為人關心是:大批位於博彩最前線的員工,究竟付出的代價是如何沉重?

前線員工的苦水

近四十歲的阿敏 (化名) 在十多年前加入博彩業。當時,文員的月薪收入約三千至四千元,莊荷的月薪則高達一萬二千多元,加上,她的父親不幸遇上工業意外,惟有當莊荷才能養家 (父母和弟弟),「所以,當時我願意忍受捱夜、吸二手煙」。她想也想不到,今天博彩業前線員工的待遇竟不及以往。

對於不煙不酒的阿敏,現時最大的困擾是賭場局部實施禁煙的規定。她指出,面對法律的要求,連外資博企也來取巧,把原本放置十張賭枱的空間變成吸煙區,並從其他地方增調十張到新設的吸煙區,不單通道縮窄,且賭客隨之增多,令空氣較以往更污濁,但是,連空氣清新機也不增加一部。

政府不是聲稱,很多賭場的空氣質素已經合格了嗎?據阿敏所知,由於保安理由,當局根本無法突擊抽查,放置空氣監測儀器前必先預告博企。相關博企便會停開部份吸煙區的賭枱,賭客隨之減少,並且「開大冷氣」(場內氣溫低得難受),所謂空氣質素合格的成績,就是這樣「打造」出來。

以往,只要有醫生證明,便可申請到非吸煙區工作。阿敏表示,博企的政策已經改變:只接受指定醫生和山頂醫院的證明書。更甚的是,豁免不在吸煙區工作的期限,不能超過兩個星期,若第三個星期仍未痊癒,博企便叫員工「自己想辦法」,並說:「這是公司決策,員工無權反對。」阿敏有感是「走投無路」!

她也指出,有員工擔心體內腫瘤惡化為癌症,向博企申請到非吸煙區工作。得到的答案是,按照政府規定,除了員工患上肺病、心臟病,以及孕婦外,博企不會安排他們到非吸煙區工作。阿敏也表示,員工每年只有六天病假,第七天開始,便會收到警告信,她慨嘆:「患病後上班,聽到的不是慰問,而是警告」!

除了博企的政策之外,不少輸錢的賭客,會刻意向莊荷發洩,斥罵、侮辱已是常事。上司反向莊荷說:「就算更有道理也無用。除了『派牌』外,你收取的薪水包括被客人責罵。」除了語言暴力外,也有賭客向莊荷臉上「飛牌」,甚至投擲硬物,博企竟勸喻不要報警,頒一個傑出服務獎補償了事,完全沒有公道可言。

阿敏表示,入行初期,本澳賭權還未開放前,博企是站在員工那邊,勸喻賭客停口、停手,現在卻大不如前。提及賭權開放,外來的博企總給人重視人力資源的形象,事實是:「包裝得很美麗的公司,卻認為員工應該很卑下的。」阿敏表示,外資博企也輕視本地的工會,以致僱員處於弱勢,任由欺負。

外界往往覺得,莊荷人工偏高,是一份相當理想的職業。生活簡單的阿敏指出,十年前的月薪是一萬二千元,十年之後,莊荷的月薪升幅不高,約一萬六千元。雖然,她升了職,現時的月薪逾二萬元,但是,既有供樓負擔、也要僱用家傭 (由於賭場工作需要輪班)、養育兩名女兒等,其收入只是剛好足夠。

回看十多年的工作,阿敏說:「出賣了自己的時間、生命、健康來換取不對稱的金錢。」雖然,她近來已修畢學士學位課程,但始終無法轉行,這可能與她的年齡和長期任職賭場有關。今天,她會強烈勸喻青年人:若非家庭負擔很重,絕不要投身博彩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