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文消息

2013-05-14

 

澳門土生菜廚藝賽

為推動澳門土生菜的發展,宣揚澳門傳統土生菜的文化,旅遊學院及澳門廚藝協會於5月10日合辦第四屆澳門土生菜廚藝公開賽及第一屆澳門大專學生土生菜廚藝比賽,澳門君悅酒店的蔡懷佳廚師力壓一眾同行奪得公開賽的冠軍,大專賽冠軍則由就讀旅遊學院的OtiliaRodnigues Novo奪得。

是日兩場比賽分別於上、下午在旅遊學院綜合廚房舉行,共吸引了來自六間酒店的九名專業廚師和四間院校共十位大專生參加。本年新增設的大專賽,是希望鼓勵本澳學生多認識土生菜,從而傳承土生菜文化,同時讓他們作廚藝交流,增進學生們的友誼及加強大專院校間的緊密聯繫。

今屆比賽有別以往賽制,公開賽參賽者必須自選三個土生菜食譜(包括前菜、主菜及甜品),評判根據廚師烹調時的準備工作、衛生情況、菜式的外觀、創造力及烹飪技巧等作評分標準,旨在通過廚藝比賽讓澳門本地廚師加深對澳門土生菜的瞭解,從而激勵廚師創造新菜餚。而大專賽的參賽者必須在兩個半小時內完成指定菜式- 非洲雞。來自各院校的大專學生互相切磋廚藝,投入程度絕不比專業廚師遜色。經評審後,比賽結果:

第四屆澳門土生菜廚藝公開賽 冠軍:澳門君悅酒店的蔡懷佳

亞軍:永利澳門的Donabel Aguilar 季軍:安東尼奧餐廳的Coelho Da Silivatavares Ferreira Cristiano

第一屆澳門大專學生土生菜廚藝比賽 冠軍:旅遊學院的OtiliaRodnigues Novo

亞軍:旅遊學院的劉啟豪  季軍:旅遊學院的陳永賢

比賽結束後,當評判團聚精會神地計算賽果之際;參賽及其支持者則於旅遊學院教學餐廳參加雞尾酒會,稍事輕鬆之餘,亦可互相交流參賽心得。而頒獎儀式亦於酒會尾聲公報。是次比賽由旅遊學院酒店管理二年級學生與導師合作統籌,今次的經驗讓同學們學到多方面的組織及溝通能力,更重要的是建立團隊精神。

《澳門國際電影及錄像展2013》圓滿閉幕

由澳門文化中心舉辦的『澳門製造』比賽結果昨日揭曉。《二度空間》獲『評審大獎』,『評審推介獎』得獎作品分別為《然而,我自己》、《荷官》、及《起點》,《壞女孩》則獲評審特別嘉許。

「澳門製造」放映環節,自2007年起為本地電影作品提供了展示和交流平台,放映超過一百齣本土電影及錄像作品,見證著過去數年澳門影像創作的變化的同時,也見證了本地錄像創作愛好者為電影夢付出的堅持和心血,為澳門留下繽紛多元的影像記憶。

今年的頒獎禮繼續設有「評審大獎」及三個「評審推介獎」,二十齣參展作品競逐,並邀請三位重量級專業電影人擔任評審,包括香港著名導演,憑《打擂台》獲第三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的郭子健先生;中國獨立實驗電影人及電影策展人曹愷先生;台灣導演、製作人兼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副教授李道明先生。

三位評審在欣賞過所有參賽影片後,經過多番討論,終選出各獎項之得主:由Antnio Caetano Faria及 Ruka Borges執導之今屆「澳門影像新勢力」進階組紀錄片作品《二度空間》獲「評審大獎」,評審一致認為作品製作成熟,整體呈現水準很高,達到業內水平,手法上以紀錄片為骨幹,又加入劇情片的事,有驚悚類型電影的感覺,而且選材亦見新穎。電影彌漫的氛圍掌控很好,在觀影感受上是肯定的。繼2011年與Carolina Rodrigues一起執導的《時間遊》,Antnio憑《二度空間》成為首位兩度奪得該獎項的導演。

「評審推介獎」繼續分為三個組別:「動畫組」優勝作品為岑健恆的《荷官》,評審讚譽其平面手繪風格,使人印象深刻,讓人有一股樸素與誠懇的感覺。「短片組」則由歐陽永鋒的《然而,我自己》獲勝,評審認為影像與舞蹈的配合產生很好的效果,有舞蹈電影的感覺,無論攝影、剪接和聲畫調配都十分到位。「長片組」則由何飛執導之紀錄片《起點》脫穎而出,評審認為其關注本土議題,素材豐富且多元化,畫面效果與製作達到高水平。另外,評審一致認為徐欣羨執導之劇情短片《壞女孩》製作認真而富創意,故特別增設了『評審特別嘉許』予該片以作鼓勵。

本屆參加競逐的作品涵蓋不同題材及類型,當中不乏對不同族群的關注,此外,夢想和追尋自我價值這主題貫串不少作品,更有聚焦本地人文的議題,如探討不同的社會族群和表達對現實生活的體會和反思;形式包羅萬有:動畫、劇情短片及長片及紀錄片等。頒獎禮前特設評審與導演交流環節,讓參賽導演充分把握與評審交流意見的寶貴機會。

為進一步讓更多觀眾認識本地的影像創作,文化中心冀望透過新形式將作品帶入社區。在星巴克咖啡的支持下,整個5月在氹仔官也街星巴克分店設有「澳門製造」小型展覽,除展示精選作品劇照外,還會播放今屆「澳門製造」作品的介紹片,讓公眾在品嚐咖啡的同時,又可認識一系列屬於本地原創的影像作品。

澳大博士生獲兩醫學獎項  

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嚴誌祥日前於臨床和藥學解決方案(CPSA)上海年會中榮獲『創新獎』和『年輕科學家獎』三等獎兩個獎項,是該會議『創新獎』 得主中唯一的在校研究生。

臨床和藥學解決方案(CPSA)上海年會是化學與藥物結構分析領域內享負盛名的國際性會議,有來自多間國際著名製藥企業、生物醫藥研究所、生物醫藥研發外包機構和高等院校逾三百位專家學者參加。評審從該會議全球近百篇投稿中選出五名『創新獎』和六名『年輕科學家獎』。嚴誌祥的論文『黃酮類化合物的通用檢測方法』同時獲得『創新獎』和『年輕科學家獎』三等獎,成為該會議『創新獎』得主中唯一的在校研究生,其他創新獎獲得者均來自世界知名生物技術或分析儀器公司,例如Thermo、Waters、New objective、及Frontage公司。嚴誌祥的指導老師為澳大中華醫藥研究院燕茹助理教授,該項研究計劃由澳門科技發展基金及澳門大學資助。

CPSA上海年會採用帶有高度互動性質的專題討論會和圓桌會議的形式,邀請科學家分享實際經驗。會議重點討論了目前製藥業的新技術、存在的問題以及未來的需求,旨在鼓勵青年科技工作者發揮創意思維,為他們提供展示創新才能及分享藥物代謝研究成果的機會。 

「樂施米義賣大行動」

樂施會將於5月25及26日(星期六及日)在澳門半島及仔舉行「樂施米義賣大行動」。今年活動的主題為「助小農,改生計,由一包樂施米開始」,為「樂施會中國發展基金」籌款,幫助內地貧窮人士改善生活、自力更生。

除街頭的義賣攤檔外,今年更增設網上訂購樂施米服務,以便公眾優先訂購。只需登上樂施會網頁http://www.oxfam.org.hk/cdf2013,下載及填妥訂購樂施米包表格,連同銀行入數紙正本寄回樂施會便可 (地址:澳門商業大馬路251A-301號友邦廣場20樓,信封面請註明「訂購樂施米」)。

購買一包樂施米只需20元。如訂購20包樂施米,可為村民提供4次農耕培訓,改善耕種技術,增加收入;訂購45包樂施米,可協助村民修建一座廁所,改善衛生;訂購80包樂施米,可協助村民修建50米村道,方便運送農產品及生產材料,改善生計。

查詢訂購樂施米安排,請聯絡樂施會關海琪,電話:(853) 6272 0730 / (澳門) 免費熱線:0800 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