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核心經濟指標 增長率遠低預期

2013-05-15

台灣近日公佈的多項核心經濟指標遠低於預期,一季度出口、GDP增長率皆比原預估值“腰斬”,4月PMI(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也較3月下跌。這些現象引發臺各界熱議。

台灣一季度GDP僅同比增長1.54%,較前一季衰退0.81%,較原本的預測值3.26%大幅下修1.72個百分點。此外,臺一季度出口726.4億美元,同比僅增長2.4%,幾乎只是原預估目標的一半。

核心經濟成長數據遭“腰斬”,臺媒以“晴天霹靂”形容。臺媒稱,這引發了自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江宜樺到媒體名嘴的一片譁然。

江宜樺半個多月前,剛提出台灣經濟“悶”的言論,引發各界熱議。此次核心經濟數據發佈後,他表示,台灣作為敏感的經濟體,對國際景氣變化反應較強烈,經濟情勢不容太過樂觀。

江宜樺認為,台灣現階段首要工作是推動出口和提振內需,至於其他短期刺激景氣及振興消費的做法,未來幾週將積極與財經“部會”研商後推出。

對於經濟成長不如預期的原因探討是臺輿論關注的一大焦點。有觀點指出,經濟不景氣凸顯了當前台灣經濟問題不只是短期的景氣迴圈,還有嚴重的長期困境。台灣今年第一季的狀況顯現出口不振與民間消費低迷的問題。也有觀點認為台灣金融、人才等領域開放不足等問題造成台灣的經濟困境。

另外,對經濟預期失準也引發臺輿論對統計機構的質疑。

台灣兩大財經報紙之一《經濟日報》3日發表社論指出,負責蒐集、分析、發佈經濟統計數字的“主計總處”,對民眾毫無預警,硬是要等到數據公佈才給全民一個大驚奇“最不可原諒”。

社論還指出,不僅“主計總處”,包括一些官員在此之前都對台灣首季乃至全年經濟成長率始終保持高度樂觀,盲目樂觀與現實情況背離如此之遙,不免令人懷疑其專業能力及嗅覺是否足夠。

追責之外,如何挽救經濟頹勢則是臺輿論關注的另一焦點。台灣各界人士紛紛開出藥方。有的認為台灣GDP增長70%靠出口,新台幣應該貶值,以促進出口成長;有的認為應該發行消費券,以擴大消費;有的認為,台灣應繼續鼓勵推動優質臺商回流,擴大投資;還有的指出,台灣經濟要重拾活力,須大刀闊斧推動經濟結構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