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領導層出訪頻繁  專家談外交「新風格」

2013-05-29

【香港中通社5月28日電】據媒體統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總理李克強履新3個月已訪問了12個國家。5月31日習近平主席又將開啟美洲之行。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馬振崗對《新京報》表示,不僅是領導人出訪,現在來華訪問的外國領導人都排隊,我們的朋友很多。 中國外交總體布局歷來的規矩是,「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重要舞台」。新京報報道說,中國新領導層外交的大框架沒有變,變的是風格,變得更加進取。 比中國外交大布局更明顯的,是中國新一屆領導人出訪時體現出的個性。 習近平在莫斯科演講時說了一個有趣的「鞋子理論」,在坦桑尼亞演講時提到了收視率極高的電視劇《媳婦的美好時代》;李克強在印度問記者自己的照片會不會上頭版;他剛到德國,就在電視前觀看了歐冠決賽。 習近平、李克強近期的外交活動中,這些個性化的瞬間令人印象深刻。多名外交問題專家談及這種新變化,都給予了充分肯定,紛紛評論「套話少了,故事多了」、「用人們聽得懂的語言闡述外交理念」、「演講風格柔中帶剛」。 習近平主席首訪結束後,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朱鋒在新加坡《聯合早報》上發表文章稱,「外表溫和與敦厚的習近平能夠在外交出訪的公開環境下,自如、從容而又能專注現場的活躍互動,已經開啟中國首腦外交的一個新時代」。 對於新領導人外交風格的積極主動和自信,資深外交官馬振崗表示認同。他表示,習近平主席出訪時說話的風格和展露的思想,都體現出一些新的姿態和風格,帶有本人的一些魅力。「這非常重要,展現了中國外交全新的氣象。」 此外,習近平將與奧巴馬在美國加州的莊園中會晤,而不是正式的訪問。雖然外國領導人之間時有如此的外交形式,但是中國領導人這種非正式訪問美國,還是第一次。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表示,這體現出中國領導人出訪的形式更加靈活。「莊園會晤,領導人更為放鬆,談話可能更有效率。」 金燦榮28日做客中新網《新聞大家談》還表示,「中美之間有一些緊迫問題要解決,其中有些問題是跟中國直接相關,類似釣魚島問題,然後有全球問題。」他認為,本次莊園會晤還要完成的功能就是兩個人交朋友,熟悉對方的脾氣,建立工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