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30531號
2013年05月31日
星期五
汪雲:現無意尋求刑偵介入
2013-05-31
【本報訊】若沒有審計署介入調查巴士服務,其問題很可能持續下去,公帑便無止境地,被白白輸送到巴士公司。昨日,交通事務局局長汪雲被記者多次問及要否下台、是否有能力處理巴士服務,他對此不作回應,只重申仍會繼續在現時的崗位改善巴士服務。他表示,巴士公司和該局將會普查過去兩年的班次,若發現刑事跡象,便會作出檢舉,現無意尋求刑偵機構介入調查。
無回應下台亦無道歉 星期一公布的審計報告揭露巴士服務的一系列問題,交通事務局局長汪雲昨午召開記者會回應。第一名提問的記者已向汪雲說:身為監督實體的最高負責人,你自己有否做錯呢?回答這問題時,汪雲沒有清晰承認自己做錯,而且,在整個記者會中,也沒有向市民道歉。 另一記者也問:如果你認為自己不用下台,是否劉仕堯司長需要下台呢?也有記者表示,市民已質疑你的能力,你自覺有否能力改革巴士服務,「如果你覺得自己沒有能力,為市民也好,為自己又好,請辭會否是最好的方法,退一步海闊天空,大家都好呢?」還有一名葡文記者,也提出上述與辭職相關的問題。 汪雲三次的回覆近乎相同:「你提出的問題,相信是今天很熱的焦點,但是,我都是那一句:我會和我的團隊竭盡所能,在現時的崗位,繼續去改善我們的巴士服務。」他也說:「至於其他的 (問題),暫時不作考慮。有部份你 (記者) 提出的,我沒有辦法回應。」 審計報告揭露不少被公眾認為是涉嫌詐騙、盜竊等違法行為,例如:有發班的巴士沒有電子及現金票收記錄,竟然獲得交通事務局確認為可付服務費的「正常班次」,甚至,有巴士發班後,未有把「錢箱」內的現金票款交給政府等。為何現在不立即尋求刑偵機構介入調查?
要聽公司回應又要法律顧問分析始可作斷 汪雲指出,若發現違反「承投規則」的個案,便會作出處罰,收回已付的服務費,如果發現刑事的跡象,聽取相關公司的回應後,局方的法律顧問將會分析,如果有需要進行刑事方面的調查,絕對不排除作出相關的檢舉工作。他說:「在現階段,你叫我去判斷是否刑事,作為交通事務局,的而且確,沒有這個能力。」 他表示,巴士公司、交通事務局將會普查過去兩年多的發班情況,由於涉及大量數據──巴士新服務模式運作二十多個月,每月有二十六萬班次,每個班次至少有十多個數據點,每日的「錢箱」來自六百多輛巴士,所以,現階段未能估計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完成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