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30605號
2013年06月05日
星期三
人口比例失衡等問題 制約印度城鎮化發展
2013-06-05
在北京發布的《印度國情報告(2011-2012)》(簡稱《印度藍皮書》)顯示,在人口增長慣性推動的作用下,印度人口的總體規模仍處於繼續擴大狀態,在城鎮化進程加速發展的勢頭下,人口問題、男女比例失衡成為制約發展的重要因素。 由雲南大學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印度國情報告(2011-2012)》是中國第一部印度國情年度報告。 藍皮書稱,自上世紀九零年代以來印度城鎮化進程加速,二零一一年城鎮化率達到31.2%,人口密度隨人口的增多而加大,二零一一年平均每平方公里的居民人數為三百八十二人,其中德里中央直轄區人口密度最大,達11297人每平方公里。大量的城鎮貧困人口、基礎設施滯後、土地轉移引起的矛盾與衝突成為制約印度城鎮化的主要問題。 根據二零一一年第十五次人口普查的數據,印度總人口超過十二億,藍皮書分析,從世界人口國別結構的變化趨向來看,印度的人口相當於排列第三位至第七位的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以及排列第十位的日本的人口總和,形成了向第一人口大國中國逼近、同世界第三人口大國美國拉開差距的態勢,估計二零三零年印度人口將有可能超過中國。 研究顯示,印度每一千名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為九百四十,而在二零一一年零至六歲年齡段幼童中,這一比例為九百一十四,為獨立以來最低。藍皮書指出,印度政府採取多項政策與措施提高婦女地位,婦女狀況有明顯改善,但在經濟活動參與度、受教育情況等方面與男性仍存在明顯差距,對婦女的歧視、壓迫等仍然大量存在。 在社會領域,印度政府針對過去存在的問題,採取提高教育質量和增強國際競爭力、改善弱勢群體教育狀況、改善教育機構軟硬體條件等改革措施,促進了教育的理性發展和向前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