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文消息

2013-06-05


迎聚點青年中心親子樂參觀廉署   街坊總會迎聚點青年中心為關顧在職青年的親子生活,將於6月8日(星期六)下午2時30分舉辦“親子同樂──讓勇氣飛翔"系列活動,活動一組織親子家庭前往參觀廉政公署黑沙環社區辦事處,期望透過廉署的主題活動,深化小孩誠信及廉潔意識,培養小孩廉潔和正直的品德,讓家長及子女共同學習、創作,屆時將提供專車接送。參觀澳門廉政公署後,活動二將於當天下午4時15分舉行,與澳門兒童多元智能發展協會合作在迎聚點為小朋友準備多元智能遊戲活動及美味茶點,活動二費用為會員澳門幣20元、非會員澳門幣30元。是次系列活動對象為年齡7至13歲的小朋友,需有至少一名的家長或成人陪同,親子家庭以三人為限。查詢及報名請致電迎聚點,電話:28527074 / 28527325或http://www.facebook.com/grouppoint。迎聚點地址為澳門啤利喇街寶豐工業大廈7樓A座,開放時間星期一至五上午10時至晚上10時,星期六日上午10時至晚上10時半。

『齊為澳門動腦筋』座談   今年『兩會』期間,國家主席習近平再次闡述了『中國夢』的豐富內涵。如何理解『中國夢』以及澳門在實現『中國夢』擔當的角色,引起社會的廣泛討論和關注。為此,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正積極籌備相關的『齊為澳門動腦筋』 大型座談會,更於日前率先舉行以『譜寫中國夢澳門篇章"為題的『時政沙龍』活動,共同探討『中國夢』 的內涵和實現路徑。 與會者普遍認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個人的夢與國家整體的夢的有機結合,『中國夢』既着重國家整體的發展和利益,亦重視個體的福祉,不同於以個人成功為象徵的『美國夢』。『中國夢』與個人的夢緊密相連,兩者相互促進、相輔相承。澳門作為國家的一分子,毫無疑問是中國夢的組成部分,澳門居民有責任協助構建和實現『中國夢』,立足於澳門整體穩定發展的大局,將澳門建設好,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回饋祖國人民。 一個國家和地區得到廣泛認同,是民族復興的一個重要體現。有與會者提到,澳門既有穩固的經濟基礎,亦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樸實的民風、溫暖的民情、豐富的文化,加上『一國兩制』、澳門特色政制民主的實踐經驗,各界應攜手將澳門打造成一個硬實力與軟實力兼備的、蘊含獨特價值的品牌。既要爭取國際社會的認同,亦能獲得居民的肯定,讓澳門居民喜愛澳門、認同澳門,讓外地人信任這個品牌,甚至以『懂得』其內涵而自豪,相信這是澳門居民的共同期盼。 此外,有與會者亦認為,無論夢想最終能否實現,追夢本身就是創造價值的過程。要實現夢想,必須先在自身崗位上努力,而追夢亦不能毫無節制,必須遵守法律規範,要為個人、家庭、社會、國家、地區甚至是世界的福祉提升帶來增量,不應造成社會成本和負面影響。即使未必所有夢想均可實現,但在追夢過程中,從認識、瞭解、調整自己夢想,到確定方向,積極前行,得到成長和磨練,已是圓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個過程本身就已在創造價值。而且,追夢過程中喚發的正能量,能夠感染身邊的人,讓社會充滿正面的動力,激發起社會的活力,減少負面情緒,促進社會和諧。 發策中心會長梁維特在總結時指出,個人夢、澳門夢與中國夢是緊密相連的。澳門夢是中國夢的一部分,是具有澳門特色的中國夢。澳門從來都是可以實現夢想的地方,社會要繼續向前發展,各界必定要有,而且一定會有夢想,而討論澳門夢就是共圓澳門夢的過程。他期望更多社會領袖、更多普羅大眾,都來共同思考澳門夢的內涵,政府和民間亦共同努力,自強不息,建立更加公平正義的制度,創造能夠鼓勵人們積極追夢的社會環境,形成人人熱衷圓夢的氛圍,讓社會充滿正能量,讓澳門更上一層樓,為實現國家富強、特區繁榮、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作出貢獻。活動於熱烈討論氣氛中圓滿結束。 為在澳門社會深化上述問題的思考,進一步凝聚特區建設正能量,發策中心將以『凝聚澳門心 共圓中國夢』作為本年度重點活動『齊為澳門動腦筋』座談會主題。座談會將於七月十四日假澳門科學館會議廳舉行,歡迎不同領域、界別的社會人士積極參與,互動爭鳴,出謀獻策。活動詳情可致電該中心秘書處二八七八‧○一二四查詢。

『工作間達人』工作坊    為了加強青年在工作間的人際關係及溝通技巧,教育暨青年局轄下外港青年活動中心將於九月二十二日(星期日)下午二時至五時三十分舉行生涯規劃之自我認識系列『工作間達人』工作坊,探討在工作間人際相處之重要性、態度及技巧等。活動對象為十七至二十五歲青年,名額二十名。    報名日期由即日起至活動開始前止,活動費用全免。有興趣者可使用網上報名登記服務,只須進入本局中心網頁,點擊『活動網上登記』的圖示,便可進行網上報名登記手續。此外,亦可以親臨於星期一至五下午三時三十分至晚上十時,星期六下午二時至晚上十時,星期日上午十時至晚上十時,前往澳門新口岸畢仕達大馬路綜藝館第二座一樓外港青年活動中心,或於星期二至六上午十一時三十分至晚上七時三十分,前往澳門得勝馬路十二號B終身學習服務站報名。報名表格可於教青局網頁下載。    如欲了解活動的詳細內容,請瀏覽教青局網頁www.dsej.gov.mo或外港青年活動中心網頁www.dsej.gov.mo/cj/cjpe,或致電二八七O 一三八五或二八七O 一三八六查詢。

坊會促請政府加快完善下環下水道管網   最近連場大雨,引致本澳在不足一個月時間內發生三次嚴重水浸事件,全澳不少商戶和居民都受到影響,其中下環和內港一帶災情更見嚴重,不少商戶失惨重。針對該區水浸問題,日前下環坊會理事長張麗珍聯同街總中區辦主任莫偉成等落區視察,並向居民了解水浸成因,期間不少商戶都批評當局清渠不力,引發渠道淤塞加深水浸災情。   有下環街商戶指出,雖然區內屬低窪,大雨時水浸不可避免,但今次水浸情況較過往嚴重,而且肇因並不只是涉及低窪及渠道老化問題,他們指日前僅是短短半小時的大雨,已經造成水浸,而且水中夾雜不少泥沙及垃圾雜物,懷疑與鄰近的地盤違規沒有妥善處理好地盤廢料,加上有缺德人士亂拋垃圾有關。   張麗珍表示,一再發生嚴重水浸情況,當局務必盡快追根究底、查明原因,她又指出,水浸現場所見路邊的排水口都堆滿沙泥和垃圾,而早前坊會也已經就路旁渠口有垃圾堆積情況,批評當局清理工作不力並促請跟進,可惜居民甚少見相關部門在區內進行清渠工作。   張麗珍促請民政總署在區內立即展開清理渠道的工作,同時有關部門也應立即檢視區內現有下水道狀況,有序地擴容、努力改善渠網的排放量,避免同樣情況再度發生。   她又呼籲民政總署研究於下環區增設垃圾桶,同時要從嚴執法,杜絕一些缺德居居民於排水道及渠口拋棄垃圾情況。長遠而言,當局應盡快展開全面的內港水浸整治工程,重新檢視區內的長遠發展,全面完善下環的下水道管網規劃。

澳大生於北京模聯勇奪三獎     第十屆北京模擬聯合國大會(Beijing Model United Nations簡稱北京模聯)日前在北京外交學院舉行,吸引了來自五十多所大學約三百名學生參加,獎項競爭非常激烈。段聿舟、黃恒斐、黃蘭芳、李欣蔚、毛寧、孫秀婷、楊雪梅等七名澳門大學政府與行政學系和國際政治及公共政策碩士課程學生,在王建偉教授帶領下參賽,並獲得三個最佳立場文件?,為澳大參與歷屆北京模聯的最佳成績。    北京模擬聯合國大會 (BMUN) 由中國唯一一所培育外交外事、國際問題研究和涉外經濟、法律複合型人才的高等學校──外交學院主辦,並由外交部領導擔任開幕式嘉賓、資深外交官員擔任評委。其比賽形式是透過模仿聯合國及相關國際組織的運作方式、議事原則,就國際熱門問題進行辯論。參賽者須扮演指定國家的外交官參與“聯合國會議”,在會議主席團的主持下,通過演講闡述代表國的觀點,?自身國家的利益進行辯論和遊說,並與其他國家溝通協作以解決衝突,最後再按聯合國章程模擬表決決議草案或報告。   是屆北京模聯主題為“全球共治(A world that stands as one)",設有五個委員會:裁軍與國際安全委員會、經濟與財政委員會、非洲聯盟、聯合國安理會以及共同危機委員會。七名澳大學生參加了其中四個委員會的活動,並分別代表蘇丹、澳大利亞、摩洛哥、多哥、緬甸、伊拉克等國家發表其觀點與立場。經激烈爭辯後,澳大三名學生脫穎而出,榮獲三項最佳立場文件獎,包括在裁軍與國際安全委員會代表澳大利亞的黃恒斐和毛寧、在經濟與財政委員會代表摩洛哥王國的楊雪梅,為澳大參與歷屆北京模聯的最佳成績。   王建偉教授認為,參與北京模聯活動為澳大學生提供了良好的鍛煉平台,不僅學習討論國際事務,還能鍛煉自身英語講演和辯論能力,培養求同存異、協調溝通、折衝樽俎等多方面的外交能力,他鼓勵日後更多澳大學子參與是項活動。

曲藝家協會聯歡樂   澳門曲藝家協會前晚在萬豪軒舉行慶祝成立八周年會慶暨第四屆主席團、理監事就職典禮聯歡宴,會長胡棟榮、理事長鄺珮瑛勉勵全體成員再接再厲,秉承創會宗旨,加強與各地曲藝家藝術交流,更進一步推動本澳曲藝發展。 儀式於晚上八時舉行,會長胡棟榮、理事長鄺珮瑛分別致了詞,胡棟榮表示,該會於二零零五年七月成立至今,積極組織及參與本澳與各地的曲藝活動 ,並通過與內地曲藝家協會或曲藝社團的交往,建立了各地之間的相互關係和架起友誼的橋樑,開展與內地的曲藝交流活動及演出,並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未來,該會將繼續努力,加強與各地曲藝家藝術交流,更進一步推動本澳曲藝發展。最後並感謝各友好對該會的支持。 宴上賓主歡聚一堂,觥籌交錯,並設曲藝表演及抽獎助慶,場面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