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堂故事說不完……
2013-06-10
早前有人問筆者,位於瘋堂新街一幢古老建築物,門前有書上了『大瘋堂』三個大字的牌匾,意思為何?隨便答之──或是瘋人之地,故而命名!查實所言亦有據,只不過已是數百年前的事,因為『大瘋堂』位處的瘋堂新街,與其交錯相連的多條街道,包括瘋堂中斜巷、美珊枝街、聖祿基街、聖味基街及和隆街等, 連成一個望德堂坊,又稱瘋堂區。
教區曾設麻瘋病院收容麻瘋病人 瘋堂區之名起因是該區於十六世紀中,天主教澳門教區在此處曾建立了名為『辣撤祿麻瘋病院』,收容澳門的麻瘋病人,並在院內設有『聖辣撒堂』(葡文Igreja de São Lázaro),Lázaro詞句本身亦含麻瘋之意教堂供奉望德聖母,即是現時的望德聖母教堂前身,因為『聖辣撒堂』專為麻瘋病人而設,故此區被人稱為『瘋堂』至今,亦因為教堂供奉望德聖母而被命名為望德堂,澳葡政府將此區四周納入為『望德堂區』,『聖辣撒堂』現被稱為望德聖母堂,但教堂的葡文名稱依舊未有改變。
瘋堂區昔名『進教圍』 瘋堂區昔日是充滿宗教色彩之地,過去曾被稱為『進教圍』,其名便含有濃厚的宗教意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澳門官方的街道名錄便有『進教圍』,亦列出『進教圍』範圍,包括由荷蘭園正街至西墳馬路、美珊枝街聖味基街及和隆街等多條街道。故名思意;此區曾有不少進入教會聽道後成為教徒的人們聚居之地,當年此區特別之處,是華人天主教徒聚居點。在十九世紀,因太平天國之亂,很多中國大陸天主教徒,因為逃避清廷的迫害,逃至澳門避居此處,不少傳教士在此展開傳教活動,使更多華人成為教徒,區內有專為華人而設的教堂,當時天主教會派專人負責處理華人傳教工作,此區因而被澳門人稱為『進教圍』。 由『瘋堂區』──『進教圍』以至『望德堂』,此區近兩百多年來,一直是教徒聚居之地,尤其是華人教徒多在此居住,至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才因城市和社區發展才有所轉變,雖然近年來澳門城市發展迅速,但幸瘋堂區仍保留其基本面貌,在望德聖母教堂對開的一系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