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劇場與自然連線打破舞台局限

2013-10-14

  劇場表演,是演繹社會狀態的一項藝術,而演出;先要有場地,舞台劇當然需要有舞台,一般劇場表演,都是在傳統的舞台上演繹,觀眾則容易局限在某處,近年有藝術團體利用不同環境作為劇場,令演繹更能結合社會議題,更好地向觀眾反映社會現況,此種劇場表演,被稱為環境劇場。   關於環境劇場,有著打破傳統文本及舞台局限的劇場,結合社會議題,讓演出隨地發生。此類劇場,本地劇團亦會偶爾舉辦此類演出。本地藝術團體「足跡」也算是辦得比較多環境劇場的團體,近來,它為本澳帶來兩部環境劇場作品,一是場地主導的作品,另一是以文本為主導的作品,期望把環境及自然連成一線,主辦團體說,自然二字深奧,演出只能打開一扇小窗戶。    藝術團體「足跡」自2010年策劃「足跡小劇場演書節」,邀請不同風格及世代的導演編導從「書」引發的劇場創作,並舉辦相關工作坊,打開一道另類劇場風景。今年為第四屆演書節,主題定為「自然書寫,身寫自然」,並帶來了兩部作品,分別是《南灣唱情》及《身寫自然》。承接去年以本地作家的詩作為創作原點,今年的亦延續了一點點的詩意,而地點不再是劇場內,而是移師至戶外,讓不習慣看劇場表演的觀眾、包括路過的,或不經意看到的人。  

以場地主導的劇場    劇團創辦人、《南灣唱情》創作及演出盧頌寧介紹,三十多年前,已故詩人胡曉風先生從印尼「流寓」來澳,住在南灣高樓斜巷的一間老房子裡,開始在澳門南灣唱情、寫作題材涉及時事、他對社會變化的感歎及其一生經歷。這棟老房子至今已不復見,原址已變成一個小型的休憩區。劇團演出場地最終敲定為高園斜巷休憩區,為一個以場地主導的作品,計劃以胡伯伯的幾首書寫南灣的詩作為靈感,以環境劇場的形式重訪詩中的南灣,以及詩人初到南灣時的心境。    她說:「是次首次以胡伯伯的詩出發,他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從印尼排華時,一個人逃難,來澳後又是搬來搬去。面對變幻人生,從詩中看見的是他從不認輸。」她續稱:這幾年,「足跡」創作的議題離不開填海或是社會的改變等。她希望作品能跟胡伯伯一樣,為著對自身的生活出發,呈現一些對社會議題的看法。  

寧靜空間聆聽聲音   「足跡」駐團導演、是次策劃及執行導演莫兆忠表示:《南灣唱情》主要參考十多首胡伯伯的詩作,表演時不會一首首把詩唸或演出來,而是從字裡行間的意境出發。結構設定為大屋內的一位詩人,代表詩人靈感的形象,另一位是以背包客的外來者身份,閱讀體驗詩中的內容,在演出場地相遇及撞擊。    「不論表演形式如何,都希望觀眾可以感受到當年胡伯伯從窗外看到的風景,縱然風景不再,面對失去,不一定懷緬。」他談及,當時,人可以看到比現時寧靜的風景,可以思考過去。現在,環境變得很嘈吵,車輛開得很快,危機感倍增。他認為,現在慢慢失去了讓人沉思的空間,這是城市發展必然發生,問題是自身能否用自己方法尋找寧靜空間,聆聽自己的聲音。胡伯伯是一個敢於打開窗戶的人,希望觀眾終能感受得到。  

尋找不同類型觀眾    關於環境劇場,莫兆忠解釋道,在非劇場內演出便是環境劇場,可以是街道、公園,也可以是文化中心劇場外的室內空間。決定表演場地,不是以表演類型而定,而是創作目的問題。《南灣唱情》選擇了高園斜巷休憩區,只是不想再拉觀眾進場看劇,而是當自己想做演出時,觀眾自然也看到。    他又指,本澳的劇場生態老問題,多是自己人看自己人,觀眾及表演者為同一群人,故「足跡」一直以來,皆會尋找不同類型的觀眾,如過往以本地歷史、文學為創作原點,此舉可吸引對歷史、文學有興趣的人來看戲。而是次的《南灣唱情》,其創作過程頗有趣,每天看到在公園的居民,演出當日有區內街坊或不期而遇的路人,這是環境劇場帶來的新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