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321號

2019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舊區圍里

一頁頁地區歷史

2019-12-16

李昊樂的『攝影。光復里』吸引居民欣賞

居民悉數遷出後,光復里孤寂冷清

六屋圍庭院內已封的一口井

從幻覺里拱門口內望,益顯殘舊的青磚樓光輝褪色

曾是葡人聚居地的亞婆井環境優美

『速寫遊』活動增進對下環區文化認知

六屋圍是下環青磚舊樓保留得最完整的一個圍里

澳門雖細,但身為老澳門也對一些區域認識很淺陋,尤其是舊區。日前,參加了由遺產學會舉辦『下環圍里。。。亞婆井前地速寫遊』活動,由呂澤強建築師帶領下,在下環街區內『左穿右插』,漫遊了區內一些獨特的圍、里,在呂澤強建築師的講解下,大眾對下環街的發展歷史、典故,都有進一步的認知,下環街在十九世紀前仍是海灣,故此在下環街區內上端較高地方住宅群以圍、里較多。下環街的葡文是『Rua da Praia do Manduco』,Manduco是指蝦蟆,因昔日未填海時,該海灣有一大石露出水面,名為蝦蟆石,故在填海建路後,將街道改名為Rua da Praia do Manduco,印證了地區發展歷史。

一眾參與者由阿婆井前地出發,呂澤強指出,早在十九世紀中,阿婆井是葡人聚落,該處屬城郊,而下環街區一帶是平民聚居地,但住在該區的富貴人家、名人都不少,例如區內的李加祿街,便是以昔年澳門土生家族李加祿富人命名,還有多位葡人富商曾住於該區。

下環街原是海灣

從阿婆井前地徙步經鄭家大屋前的龍頭左巷,轉入多個圍、里瀏覽,見識到昔日居民在該處的居住環境,其中南巫圍已分成兩端入口,里內雖已建有多幢新樓房,仍有數幢逾百年歷史的青磚屋,圍的入口處也保留著昔年建圍時的石門框,頂端還有殘存的石雕、彩繪,可惜殘存的青磚木樓甚為破損,令人嘆惜。

數個錯落在區內的舊圍、里,都像澳門其他多處圍、里般,里的入口處上方保留石造牆,及昔日用來安放大木門用的石造門環,鳳仙圍(致和里)門牆上留存一些殘餘彩繪工藝,里內仍有青磚樓房,當中有較少見的三層樓高的青磚屋,是較為少見的,反映當時住戶是富有人家。

轉往位處斜坡路上的幻覺圍(高樓里),圍前入口處的青磚拱門,門牆上有古式百葉窗,門牆頂端簷下有彩繪壁畫和詩,凸顯該圍里昔年氣派,進入圍內瀏覽,但見圍內兩旁屋宇之間空間較大,其中一邊已是盡五層高樓宇,另一邊是破舊的青磚屋,當中大半已倒塌,部分並只見拆剩的圍牆,從殘存的圍牆內,有前庭後院的痕跡,料想是當年富人住宅,可嘆今已變頹垣敗瓦。幻覺圍內僅有一幢仍有人居住,逾百載樓齡的青磚房屋,屋內亮著暗淡燈光,似訴說昔日的幻覺里光輝不再。

圍里青磚樓曾是富人居所  

在瀏覽多個圍里當中,六屋圍(福祿里)算是保留得最完整的一個舊圍里,圍外有寬闊的石牆,門口高處仍保存著完整用來上大木門用的鐵環,但大門已改為鐵閘,顧名思義,六屋圍內共有六幢舊式青磚樓房,雖然只有六幢房屋,該圍里與澳門不少大圍里般,圍內的門口處,安放有社稷土地神位,以保住戶家庭安康。圍內的兩層高青磚樓都保留得頗完整,六幢樓建築模式相若,舊式木窗大多仍存,瓦頂屋簷亦很『企理』,但前端三幢已樓在人空,重門深鎖,只有土地公旁邊一幢(門牌一號)仍有人居住,而圍內後邊兩幢樓房,其中一幢殘破,正在修護中,另一幢仍有住客,門前放有生活用雜物,為圍內增添生氣。

六屋圍內前端四幢樓房,每座樓房地下層都有兩度門,一大一小,建築師呂澤強講解指出,昔日該類舊樓,多只有一度正門,從正門直入大廳後,側邊有木樓梯登上二樓居室,相信是後來居住人口增加,屋內上下層不同住戶,因此在樓梯口一端多開一個門口,將上下兩層分隔開成獨立單位,因此才會有兩個門口。

六屋圍保留最完整

此外,六屋圍較其他圍里特別之處,是圍內後方庭院處開有一口井,現時已封閉,該口井的開鑿,是方便當年圍內居民不用去遠處取水,亦反映了當時區內居住環境。

下環圍里眾多,當中最大的是有百年歷史的光復圍(光復里),光復圍是澳門現存最大的圍里,該圍里與下環其他圍里有別之處,除里內非舊式的青磚屋外,所處區域是接近河邊新街,屬百多年前填海造地區域,整個圍里『成條街咁長』,而區內其他圍里多處高地。

整個光復里由兩排共四十多幢樓房組成,多是同類型兩層高舊式建築物,昔年建造時無自來水供應,故建築物的去水渠都是後期加建,外露牆壁上。圍內空間甚大,向外街道一邊有露台,是典型的民居建築,雖然建築物已殘舊,大多數仍很完整,光復圍被視為區內一個有獨特文化建築群。

年前經過此處仍頗熱鬧,當天瀏覽時只見各樓房和其他舊圍里般,重門深鎖,人去樓空,只有一戶還有人居住,適有街坊路過時稱,光復里已失人氣,甚為可惜,但見里內樓宇,門閘都是鐵鍊加鎖,只留『門神大將軍』看守。

與別不同的光復里

在孤清的光復圍內,有攝影家李昊樂題為『攝影。光復圍』的影展,作品貼在多座樓房牆外展覽,內容是圍內居民日常生活點滴,影像動態道出了居民對生活的熱愛,可惜的是照片內居民已遷離,未能與影展相呼應。

是次能與一眾左穿右插下瀏覽了下環圍里,得機了解到該區發展歷史片段,冀望在都更過程中,有獨特文化價值的圍里能夠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