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學者解讀『11條措施』:疫情特殊時期為台企提供支持

2020-05-18

【香港中通社5月17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施鑫岳)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台辦等十部門5月15日聯合出台11條助力台企發展的措施(簡稱“11條措施”),兩岸學者17日受訪表示,新發佈措施體現大陸一貫向台胞台企分享發展成果的方針,也是在應對疫情背景下提出的與時俱進政策措施。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龐建國對香港中通社記者表示,“11條措施”是進一步細緻落實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31條措施”和“26條措施”的舉措,是在疫情特殊時期為台企提供支持所作出的與時俱進安排,體現大陸持續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決心。

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執行所長包承柯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11條措施”與“31條措施”和“26條措施”一樣,都是大陸秉持“兩岸一家親”,基於兩岸關係長遠發展,主動向台胞台企分享發展機遇。不同的是“11條措施”著眼於疫情過後經濟復甦,為台商盡快恢復生產提供支持。

包承柯說,細看 “11條措施”可發現它是完整的政策鏈條,從復工復產、推進重大台資項目、增資擴產、參與新基建,再到拓展內銷、稅費減免,面面俱到,解決了台商在大陸投資生產遇到的各種問題,體現了大陸對台商的關心和照顧。

對於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第二任期即將展開,大陸對台政策方針是否會有所改變,龐建國分析,大陸會“硬的更硬、軟的更軟”。具體而言,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抱緊美國大腿,可以預期大陸將在軍事、外交領域出手制裁,台灣國際活動空間進一步萎縮;但在民間部分大陸會進一步加深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推出更多惠台措施。

包承柯則提到,國台辦主任劉結一在“11條措施”說明會上指出,今年4月台灣對大陸出口同比增長14%,佔台灣出口總額44.4%,這個比例前所未有。這說明了不管民進黨當局如何親日、親美,如何宣示要擺脫對大陸的依賴,但台灣的發展離不開大陸的事實。

他強調,兩岸事務主導權在大陸,儘管民進黨當局在漸進“台獨”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兩岸越來越緊張對立,但只要沒有逾越“紅線”,從兩岸關係長遠角度考慮,大陸還是會一如既往對台讓利,以最大耐心推進和平統一進程。這除了體現大陸在對台方針上的自信、定力和遠見,也能以經濟因素制衡政治問題,讓民進黨謹言慎行。